上网本第二波(二)
(2009-09-11 12:08:59)
标签:
上网本山寨微软英特尔威盛it |
分类: 我爱科技—谈的是产业趋势公司 |
品牌厂商的左右互搏
这让品牌厂商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空前活跃的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要成功就必须严格划分产品类型,避免产品之间互相打架;另一方面,市场走向导致产品线区隔日益模糊化,厂商既要应付不断下滑的价格风险,产品线之间左右互搏的可能也随时会出现。
2009年2月,摩根士坦利公布了一份报告,“上网本对传统笔记本电脑价格造成冲击,且在供过于求的时候为市场增添压力”被其列为全球PC市场不景气情况恶化的主因之一。
这在长期以来主宰PC产业发展的Wintel联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微软中国方面婉拒了《中国企业家》的采访要求,但综合各方信息不难看出,上网本的火爆已经给微软造成重大损失。由于Vista对处理器规格的要求较高,在上网本上跑不起来,微软不得不一再延迟Windows XP的退休日期,直接导致微软上季度Windows利润下滑8%。
一组第三方数据可以看出这种影响。2008年8月,Windows XP在美国的销量接近0,4个月后则冲到了Windows家族的第二位,占据了笔记本电脑13.7%的市场份额。NPD行业分析部副总裁Stephen Baker表示:“XP的数量几乎代表了上网本的数量。”虽然微软已计划向上网本提供Windows 7操作系统,但即使不论Windows 7上市后与XP形成的左右互搏,上网本产品本身就对微软的商业模式形成了重大冲击。面对售价在400美元左右的上网本,想要获得100美元左右的授权费对微软来说是件很棘手的事。
微软采取的对策是分出不同的Windows 7版本,其中最初级的版本只能同时运行3个程序。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表示,他将确保用户愿意购买高价产品。
英特尔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凌动微处理器和芯片组收益达3亿美元,增长50%,但英特尔并未公布凌动处理器的利润。
不过,英特当季利润同比下滑90%,而凌动芯片售价最低为29美元,高端型号的芯片售价则在200-1000美元之间。两相比较,不难得出凌动利润较低的结论。
英特尔中国移动项目总监章涛告诉《中国企业家》:“经济实惠的价格是上网本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上网本是有局限性的,英特尔绝不会建议客户仅仅因为其较低的价格就购买上网本,制约上网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市场教育,帮助用户明确自然需求。”
在他看来,上网本的发展并不以笔记本市场的萎缩为代价,未来将更加多样化,而英特尔也会在市场教育方面投入的更多力量。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思路。微软期望利用Windows 7把上网本推向更高端的位置,最后完全消除该类产品与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差别,英特尔则希望通过更明确的划分市场需求确立不同产品线之间的明确界限。戴尔、联想等各大品牌厂商的应对措施,则是在这两种思路中寻求最佳平衡点。
这两种思路与各自的商业模式有关,但在3C融合的大背景下,很难达到最初的预计。上网本刚出现时,100%都是Linux市场,微软没有任何任何操作系统或定价。但借助于消费者对Windows界面的亲切感,微软后来居上,目前已拿下上网本70%以上的市场,但Linux始终在旁虎视眈眈。AMD携Yukon平台,威盛借玲珑处理器和GMB联盟,已隐然形成与英特尔三分天下之势。面对产业变革,后有竞争对手紧跟,各大品牌厂商都只能寄望于不断创新。
更重要的是,一支生力军已经进入这一领域。
搅局者的机会
最引人注目的搅局者来自通信和互联网业。诺基亚CEO 康培凯2月公开承认正在积极地寻求上网本的机会,这必将导致Symbian操作系统和ARM处理器进入上网本市场。此外,Google新推出的Android操作系统也很可能杀入。
虽然这些巨头目前都只是个姿态,并未拿出具体的计划和产品,但未来的发展任谁也不能小觑,也必将为上网本市场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思路。
作为移动终端的一种,上网本也吸引了急需打开3G市场的运营商们的注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纷纷推出各种补贴措施,以类似“入网送手机”或“买手机送话费”的方式推动内置3G数据卡的上网本普及。
“在3G时代,上网本将遇到前所未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运营商将成为促进上网本市场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黄义家认为,运营商采用补贴的手段促进上网本普及,既让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产品,也提升了厂商的积极性,同时也让自己获得了服务收益,能形成多赢的局面。
品 牌厂商自然是这个市场的主力,但白牌和山寨厂商已成为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特别是对传统家电、手机厂商而言。他们的劣势在于缺乏品牌影响力、规模优势和渠 道资源,从而并不能像品牌厂商那样直接进攻以城市白领人群(上网本的主流消费人群),但他们没有传统笔记本电脑业务,不必担心出现左右互搏的现象。
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他们可以大力发展12寸上网本,直接进攻低端笔记本电脑市场,弱化“上网本”,强化“轻薄笔记本电脑”概念。面对运营商的集中采购,亦可利用“家电下乡”契机,设计与移动TD固话捆绑销售的合作方案,并用家电渠道的优势弥补IT渠道上的劣势。
“这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我说的产业升级并不是指笔记本电脑厂商,主要是针对那些家电、手机厂商。”黄义家指出,大陆走的路很像20多年前的台湾,台湾厂商发展初期也经历了一个从制造到模仿的过程。“台湾很多知名的IT公司,当年也常被IBM、苹果、微软起诉为侵权者。台湾以制造起家,做完制造做模仿,模仿完以后开始学设计,学完设计开始做创新。现在台全球笔记本电脑的80%都是台湾设计的,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经过程。”
这确实是中国企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已让跨国公司们低下了传统上高贵的头,英特尔表示“欢迎不同厂商加入产业链”,微软则加入了GMB联盟,与威盛一起关注这批企业,再加上诺基亚、Google等巨头的伺机而动和3G市场启动的利好,中国企业有了更好的合作机会和更开阔的视野,有望借助国际资源提升自身能力,进而带动产业升级。
政府方面也在积极引导这个市场。2009年2月底,深圳市政府提交人大审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规范引导“山寨”产品提升品牌,走模仿开发创新之路。虽然“山寨”最终被修订为“品牌效应低的初级创新产品”,政府的表述也变成了“规范引导品牌效应低的初级创新产品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品牌,自主研发。”但这种态度转变本身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但这条路绝非一蹴而就,笔记本电脑比手机的生产制造要复杂很多,笔记本电脑消费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中高端用户群里,IT渠道的门槛和供应链整合也远比手机复杂。急功近利已经导致山寨手机在短暂的辉煌后跌入低谷,这值得有志于此的中国企业深刻反思。
不妙的迹象已经出现。“这个领域很热、很火,很多资源就加入进来。但这是短期现象,未来会有大批厂商被淘汰和整合,最后的发展就是慢慢的集中资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我们看的是一个长远的东西,未来几年内,国内从模仿到设计再到自主创新甚至到品牌,完全有可能做到。”黄义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