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智渊的新家
魏智渊的新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5,179
  • 关注人气:1,6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说《伯牙绝弦》

(2014-10-15 08:28:53)
标签:

育儿

分类: 日常生活

也说说《伯牙绝弦》

 

/魏智渊

 

1

 

本次出行,三省四地,重新阐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滨州实验区之行,是因刘洁老师之缘,还她一个人情。刘洁也上了一节高段古文晨诵,叫《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我在现场点评时说,这段文字并不适合晨诵,它本质上不是诗,而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一切伟大的故事,也都是“诗”)。

 

2

 

这次有人问及敏感问题,我无法说,只能比喻。

我说在新教育研究中心,干干是“伯牙”,我是“钟子期”,干干善于鼓琴,那些思想与课程,在我看来,就是最美妙的琴声。我则善听,我总是第一时间能够领会这琴声的人,并且,经常为这琴声而沉醉。

干干鼓琴,不是为了开个人音乐会收取门票,无论是鼓琴者还是听琴者,“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高山仁而流水智,无视于另外的蝇营狗苟。

对于鼓琴者来说,他真正渴望的不是奖赏,而是被理解,能彼此理解领会,此之谓“知音”,这是“尺码相同的人”的另一种称谓。

 

3

 

真正的知音,会在琴声中忘记了彼此。

伟大的是琴声本身,它穿透我们的生命,而已然在喧嚣中奏响。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钟子期,尤其是那些试图决定你的人。遗憾的是,有时候,我们以为懂得这琴声,其实只是“叶公好龙”,并不能真正理解。更进一步地,甚至并不知道自己不理解。

所以,我们漠视“伟大事物”,而将目光投向了鼓琴者。

对一个鼓琴者来说,只有围绕着琴声的一切才是重要的,而真正的“钟子期”,他敬畏和赞赏的,也是琴声。鼓琴者只是因为琴声才分享了那份荣耀。

除非知音,不能忘我。不能忘我,则生是非之心,进而是是非非,在人声的喧哗争执中,琴声本身被遗忘了。

既无钟子期,伯牙何必?

好在,除了我,世间尚有钟子期,所以,伯牙不必绝弦,但不得不移弦。

 

4

 

回到课堂,如果是我,我会问孩子:你是伯牙,还是钟子期?

我们必须成为钟子期,去努力聆听人世间一切伟大的“琴声”;我们也必须努力地成为伯牙,去演奏一曲美妙甚至伟大的“琴声”。

最终,我们这短暂的一生,就像一部乐章。它不应该是杂乱的,应该是优美或崇高的,应该是努力朝向伟大的。生命的意义,正在于此。

哪怕没有钟子期,我们也要努力地,把人生弹给自己听。

20141015日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