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千帐灯(2.关于阅读)
(2012-11-03 17:47: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夜深千帐灯 |
夜深千帐灯(2.关于阅读)
文/魏智渊
阅读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许多人都谈过,大部分人谈得很正确,我还写过一本书来讲“教师专业阅读”。
为什么还要跟你谈?
因为读关于读书的文章的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真正地学会阅读。而我的阅读史,以及我对周围人的观察,更重要的是我不乏痛苦的阅读体验,又总让我重新理解一些观念。告诉你,仍然只是彼此间的一种相互启发。
所以,这肯定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话题,不像怎么打开易拉罐那么简单。
1
首先,忽视阅读的人是愚蠢的,只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愚蠢(居然还有不少这样的家长),但你别提醒人家这是愚蠢的。你只要做到自己坚持阅读,阅读,阅读,并使阅读成为终生的习惯。
2
阅读是奖赏,不是任务(除非是读政治课本)。
就像我培训青年教师,有人会觉得参加学习很麻烦,是一项任务,有人则兴高采烈,仿佛是奖赏。不同的理解,最终将导致不同的人生。所以,要为自己拥有大量的书籍并且可以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更自如的心境读书而觉得幸运。
3
学无止境,但书确实可以读完。
要尽量争取到大学毕业前夕,把书读完。然后终生的任务,是保持状态,是深化与拓展,但不要指望再有新鲜的东西出现。
所谓“书读完了”,是指完成了一个基本结构。这个结构的主导力量,是你的个性。
你要在大学毕业前,建立起这个结构,它是你终生吸纳知识的基础。
4
读书要从整体开始,从全局开始。
从整体开始,然后回到细节,再返回整体,再深入细节……这是“浪漫-精确-综合”之循环。我不是在说一本书的阅读,我是在说全部的阅读生活。
这意味着,阅读,要从全局性的书籍开始。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坚持要你读《爱因斯坦的圣经》一类的书?
有一些书,是经典且全局性的。仍然已经拥有了一些,但你对它们还不够熟悉。这不行,要相当熟悉才行。
在很久以前,我们小的时候,从整体开始,或许意味着从《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籍开始,庆幸的是,今天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
5
有些很少的书,值得反复玩味。可以读多少遍?多少遍都不为过。
阅读要有足够的数量,否则你会错过一些风景。但无论走多远,你要有一个“家”,你对家里的一切东西都非常熟悉,它的格局,它的每一处细节。
最后你会发现,你就是这些有限的书,这些有限的书就是你。
问题是,你知道会是哪些么?
6
不要总为了一定的目的而阅读。
喜欢一本书,常常只是喜欢本身,只是出于一种探究的乐趣。有些书会在更长远的岁月后显现出它的极大意义,但是不必等待这个,不必在乎这些。沉浸在这些书中,本身就是美好的。
让自己从容,就像有些人从容地钓鱼,有些人打麻将,有些人喝茶,而你,只是阅读而已,而已而已。
7
有些时候,人们只是装腔作势地阅读。难堪的是,你也有这样的时刻。
有时候读一本书,只是因为它的作者非常有名,尤其是当代的作者。有时候,是因为认为它会非常有意义,虽然你读后一无所得,但你总会自欺欺人地说,这是有意义的。
8
要读书破万卷,但是,不要贪多。
这是悖论,但阅读就是在悖论中涵养自己的判断力。
深入一本书,与一本书搏斗,搏斗,搏斗,失败了,也要在英勇战斗之后承认失败。实际上,你输不了。因为意义在于战斗本身,而不在于输赢。
千万不要向个蝴蝶一样炫耀自己读了多少书,这没有意义。
9
要有好奇心,就是说,要努力地拓展自己的领域。
人文、科学、艺术,纵然人文中,也不要局限于文学,而要更广泛地涉及到哲学、心理学、历史……
你会不断地返回,返回全局,返回到那个源初的“一”。每一次返回都是返回空无,但这是何等丰富的空无啊!
10
我见过不少学富五车而且非常有名的人。
但我并不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不要让读书成为你的皮肤,甚至成为你的衣服,而要让它成为你的血液,你的骨骼。
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可能是非常狭隘的人。
这很容易辨识,你会发现他不断地重复自己,他总在读相似观点的书,他通过读书来捍卫自己而不是发展自己,他哪怕一本一本地出书,但第一本和最后一本没有本质的差异。
波迪小姐说,主角是一直处于变化中的人。
阅读很容易让一个人固化为一种人,但是,阅读同样也会变得一种拯救,让一个人终生处于变化之中。
我此生注定藉藉无名,这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限制(毕竟我智力有限),更是我的抉择。求闻达是一种疾病,它会让人很快衰老,变得计较得失。毕竟,重要的是幸福,不是世俗的鲜花或掌声。
这对你是最难的,我知道,因为这对所有人都是最难的。
但是,它或许是真正最好的。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