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与生
(2012-08-18 21:43:16)
标签:
情感 |
分类: 日常生活 |
死与生
文/魏智渊
8月16日,是好友的祭日。
我没有写祭文,并且,我永远也不会写祭文。16日也是丰台二中附属新教育小学与罕台新教育小学联合课程开发研讨会的第一天,我照例忙忙碌碌,和朋友们谈笑,和新教师交流,但我知道,这一天是好友的祭日。我知道自己的生命经常地处于割裂的状态。
我摸过好友的尸体,冰冷,虽然那是盛夏。
1
认识好友,是1988年,那一年我上中师。
好友“教”会了我好多:抽烟、喝酒、看录像。毕业甚至结婚后,有不少时光是在他家里度过的。彻夜地闲聊,过得很颓废。经常聊到半夜,就到厨房里弄吃的下酒,到了年节更是如此。就在今年春节,聊累了,迷迷糊糊了,他说,得,我去厨房弄块牛肉,喝酒!
其实,因为身体原因,他已经不能喝酒了。他的死亡,也与一场酒宴有关,一点点酒,加上高温。
2
这几年,见面的日子实在很少,但只要回老家,是非见不可的。
他去世20余日前,我碰巧回家。他是乡里的教育专干,带我去工作地所在的水库玩,在镇上喝酒。他恨不得天天跟我呆在一起,海阔天空地闲扯。
末了,他说:暑假我去你那里吧?他几次想来鄂尔多斯。
我说,不行。最后我补充了一句,明年吧。
我不让他来鄂尔多斯的真实原因,一是学校正在建设中,处处一片混乱,我也不想让他看到我在学生宿舍打地铺住着,二是我实在太忙了,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没有时间陪他游玩,又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鄂尔多斯转悠。
如果他来了鄂尔多斯,那么就会避过那场高温带来的劫难,——鄂尔多斯是没有高温的。
3
更早半年的寒假,他婚姻出了一点问题,我是比较适合介入加以调解的人。他跟我诉说了其中的缘由,但最终,我没有调解。那时候,我正在全力以赴地处理网师的年度叙事,总觉得抽不出一天时间来跟他妻子见面,——他妻子我也非常熟悉,大家都是中师同学。
更重要的是,我总以为还有时间来调解。
因果关系很诡异,如果他们夫妻关系恢复正常,他也会避开那场劫难。
而我对这一切全无洞察,直到另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说他正被从医院里送回来,让我赶紧回去一趟,我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无非是严重一些的疾病。直到我自己挂了电话,想了几分钟,才回过神来,泪如雨下,赶紧订当天的机票,却仍然晚了一步。
4
那段时间我很混乱。
妻子很担心我悲伤过度,所以电话给母亲,让她劝慰我。但我最终并没有“悲伤过度”,我是一点一点地咀嚼这一事实。
我只是,有些混乱。我无法单一地归于内疚,或悲痛,只是有些东西无法拼接在一起。
5
我一直在想,自己肯定做错了什么。
有些事,肯定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人生的优先顺序,或者,在不值得流连的事物上流连太久?
但是,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又是不重要的?
我确实混乱了。
6
我不敢说自己看破生死,但确实有些不惧怕死亡。
生活中意外实在太多,谁说不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中国人很忌讳说这个,视之为不祥,我不在乎,我觉得必须考虑到这种种的可能性。
哲学家说“向死而生”,这里有许多玄妙的思考。但考虑的核心始终是“生”,而对于“死”来说,我很抱一种干净利落的虚无主义态度:赶紧烧掉,勿麻烦别人。
这是认真的。
7
遇到好友时,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而今天,哪里有什么广结好友的意气与愿望?好友的去世,就是生命失去了重要的一部分,它根本无法进行填补。
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家以外的去处,可以让我纵酒高歌而无须戒备。
四望,都是孤独的风。
8
人生真的不可以重新开始。
如果能够,我仍然会找到你,开怀畅饮。
至于浸透了名利权谋的理想之类,将不再吸引我。或许,我仍然是个书生,仍然站在讲台上,仍然智力平庸不堪大任,但我会努力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多纯粹与快乐。
9
人生真的不可以重新开始。
所以一年了,我仍然在混乱中,仍然写着这混乱的文字…
但有一点绝不混乱:今夜,我想你。
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