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师班会(108)】闲话思考力的丧失

(2012-05-04 09:45:00)
标签:

教育

分类: 网师班会

闲话思考力的丧失

——网师一周观察(108

2012429-55日)

 

/魏智渊

 

最近,因为长安区的培训老师已经离开,而丰台区的新老师还没到来,我有了一段相对安静的阅读时光。但是,我却发生了大恐慌,就是发现自己的思考力在显著下降。表现为:每次集中注意力非常耗费时间而且不稳定;一段材料反复阅读,仍然无法在大脑中结构化;整体阅读效率不高,品质低下。

我不得不停下来,对思考力的问题进行思考。

 

1

 

有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说法,人的记忆力也好,思考力也罢,跟太阳一样,有一个顶峰(正午),到了顶,就开始减退,直到“夕阳红”,最后随着死亡沉入黑暗之中。与此相对应的说法,是孩子的学习力比成人强。

后一种观点,已经被驳斥。成人的学习力远胜过儿童,因为成人的学习最符合学习本身的规律,是问题解决式的学习,而不是演习。而且成人比儿童拥有更有利于学习的丰富的经验背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艾德勒在《大观念:如何思考西方思想的基本主题》一书中甚至有一篇就叫《年轻是学习的障碍》,他说:

 

我们从未衰老到不能学习,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基本的事实。与此相伴的还有另一个基本事实,即有时候我们反而是太年轻而无法学习。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有必要进行成人学习的一个原因。

……

肯定地说,我们这里应该理解的是,成人可以学得更好。学会理解思想需要深刻的思维和广泛的经验。如果成人的思维能够比孩子更深刻,那么可以肯定,基本上成人应该可能——我认为他们可能——学得更好。

……

为什么说成人学习没有终结,必须不间断地贯穿一生,一个原因是,成人的学习目的是要获得智慧,智慧不是轻易能得到的。如果不以终生去追寻,我们得不到多少智慧。但那不是惟一的理由。用一生的光阴来获取智慧尚嫌不够。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活着就会一天天长大,一旦我们停止生长,那我们就开始老去了。身体,人类的身体,当它不再生长时,就开始衰老、死亡,但心灵却能在身体衰老、死去时保持进步,只有一个条件让我们仍会继续学习。如果我们停止学习,那我们的心灵也会停止成长,开始死去。心灵也就以身体衰老的方式开始退化。

 

那么年轻时,或者对一个孩子来说,学习意味着什么?在艾德勒看来,是培养习惯以及学习力。

我也不认可思考力随着年龄增长下降这种说法。有足够的孤例可以证明在年老时,思维更加敏捷,日常经验虽然更能证明人过了高峰期后,思考力会下降,但这种经验事实并非生理和心理的必然,它是一系列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控制了这些因素,终生保持思考力的进步是可能的。

一句话,我们应该挑战这些陋见。

 

2

 

造成成人学习力似乎不如儿童,思考力似乎逐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人不如儿童专注。如果成人未能在儿童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思考习惯,那么这种情形就会加剧直至无可救药。

学校是个伊甸园,虽然我们在学校时厌学,嘲笑甚至诅咒它,为无穷无尽的作业烦恼,盼着快快长大,但真正地离开了学校,才会体会到那是一个纯粹的地方,它虽然也受到了社会的侵袭,但根本上还是建立起了一道相当强的防护墙。

但社会是什么?根本上它是一个酱缸。充满机会,也充满危险;可以供你创造,也给你逃避创造的空间与可能。而当爱情、婚姻、生育、工作、人际关系等扑面而来的时候,未能养成良好习惯的成人(或称“未长大的青年人”、“未准备好的青年人”)会自然而然地迷失,循欲望而行,被外在事物所牵引和决定,并经历可能性的逐渐丧失,直到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个螺丝钉,直到被装入骨灰盒中。

请留意下列危险讯号:

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核心的是个人权益,而不是思考与创造时,你的思考力在丧失,你在逐渐衰老。

权益当然要争取,但许多人对权益的敏感,远远胜于对知识的敏感,对工作的敏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单位里,不但职称奖金要争,单位发个东西也要争大小好坏,分一节课也要争上午下午,并在这里耗费了大量的时光而从来没有时间效益的观念。大事小事惟恐吃亏,一吃亏就耿耿于怀,但从未对学习或工作如此尽心竭力。

2)在你的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的是对他者(社会或他人,尤其是权势者)的怨愤,而不是责任,不是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对工作本身的切磋琢磨并保持专业敏感时,你的思考力在丧失,你在逐渐衰老。

有一种表述非常好,叫“知全守份”。作为公共人,人要理性地表达公共意见,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知全”必以“守份”为核心,丧失了这个核心,“知全”便显得可疑。直白地讲,自己事情做得不好,做得没品质,甚至做得偷鸡摸狗,但却总在抱怨社会,抱怨环境,抱怨领导,而且出语恶毒,全无修养,甚至逻辑都不讲,还以正义自居,真不知耻。长此以往,观念会自我强化,越发成为真理化身,也就越发丧失思考力了。要警惕这种情况,既始终归因于外而不自我反省。

3)在你的私人生活中,占据核心的是人际关系,而不是对真理的追求或原则的坚守时,你的思考力在丧失,你在逐渐衰老。

为什么人际关系成了私人生活的核心?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软弱,包括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安慰(一种消极的自我肯定的方式),以及逃避孤独与自由。好的人际关系,是彼此信任而不相互束缚,彼此支持而不相互勾结。而更多的人际关系,是以丧失高于关系的原则为代价的。

凡此种种,都使人把精力转移到了外部事物上,从而导致了思考力的丧失。

 

3

 

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我知道人生最难的是什么。

人生最难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因此而加强自我控制,以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物上。

对现在的我来说,抗拒名利的诱惑,是相对容易的,并且也有内在的道德力的支撑,至少不会比抗拒酒的诱惑更难。但是,努力地排除一切干扰,以使自己聚焦于重要事物并保持思考力,则是最难的。

我有愤青的底子,容易激愤,而许多事确实也让人激愤,所以悬置这些事(既然我不对之负责),就是一种艰苦的训练。就像一座建设得越来越高的大厦,你明明知道它会坍塌,但你哪怕天天叫喊,也阻止不了它的坍塌,甚至阻止不了它的继续建设,反而会引来无穷无尽的争议,并且会被视为偏执。那么,你不妨保持沉默,远祸全身,另外修建自己坚固的堡垒。否则,坍塌之后,就真的一无所有了。但这种沉默的练习是艰苦的,因为你能够练习到不说还不够,你还要能够练习到不想,练习到心静如水。

有些时候读哲学,有一个附带的功能,就是通过深思加强这种练习,于逍遥中存一份坚守。就像九阴真经中所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而重要的,是持守真气,培植生命中源源不绝的能量。经典的阅读,能大大地增加这种理解力、洞察力,并对自我、自由有深入的思考。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业。

以必败之心,做必胜之事。

这很难,我骨子里缺乏那份坚忍。例如最近感觉到思考力的下降,便于一系列因素有关:饮酒、饮食无规律尤其是暴食、作息规律打乱、缺乏锻炼……

思考力是网师的核心。

思考力不是空想力,它同时包含了实践力和创造力。没有了这些,网师便失去了灵魂,成了一群挫败者相互安慰相互取暖的地方。必得有每日精进的思考力,才能不断地滋润生命,并给予思考者以尊严感。

所以不要逃避。

不要逃避教育的艰辛,不要逃避阅读的艰辛。

有时候想要逃避,是因为教育教学或阅读,几乎成了自我否定的路径。教育教学中的大量问题让我们遭受挫折,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一本书的阅读,也常常让我们满面羞惭,感觉到自己像个笨蛋。

承认并接纳这些,穿越它,穿越它,这是迎接庆典的惟一方式,无论这庆典现在还有多么遥远。

也不要在任何庆典处停留,而要勇敢地一次次踏进漫漫长夜,踏上漫漫征程……

 

我知道又写了不少废话,但花两个小时写这些,是一种阶段性的自我整理。

今天是青年节,这是一个青年人相当堕落的时代,我也希望罕台、丰台及网师的青年人重视我的教训。

更希望那些如我一样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年轻的网师人,能够激励起斗志,远离喧嚣,远离名利,更远离种种陋见与魔咒,不断地培植思考力,发展思考力,使之成为我们不断增长的财富以及幸福的源泉。

201254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