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学困生辅导手记(14)

(2011-05-04 19:11:55)
标签:

教育

分类: 罕台新教育

二年级学困生辅导手记(14

 

/魏智渊

 

昨天第11次辅导,可能是因为五一假的缘故,撖退步很大,我在微博中这样描述:

 

今天颇为沮丧,五一假后,撖又仿佛退步了,10以内不进位加法都错了三道。原来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口算出的部分两位数加法,现在也不能了,人仿佛又变迟钝了。

反思:

1、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控制难度系数。

2、在他可把握的范围内,每个台阶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设计几组练习。

 

实际上,我被五一前的成果所鼓舞,急于求成,所以题目难度是跳着增加的,结果导致了撖的混乱和退缩。他是个一遇到挫折很容易退缩,甚至连原有成果也不能保持的孩子。

晚上回来,跟桃夭交流撖的情况,桃夭说,晚自习的时候,撖作业遇到困难,所以就困在哪里了。她去辅导,看到撖在作业本上写了四个字:我不行了。桃夭也很心酸。

我说,要反复跟撖的家长沟通(家长以前经常打孩子,自从桃夭接班后,沟通过几次,打得少了),撖很容易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以要营造良好的、宽容的、积极的家庭环境。

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草率,今天,提前20多分钟到办公室,早早地设计了一套题目,题目分为五组,由易而难。

 

1

 

撖进来了,看上去情绪很好。

我问:是你主动要来的,还是严老师让你来的?

他说,是严老师让我来的。我批评了他。(晚饭时,桃夭说是撖主动问她,要不要学数学的)

其实这种交流,都不是真的批评,而是建立关系和营造环境,包括摸摸他的脸蛋,问他有没有洗脸等等。撖容易受情绪影响,所以每次从进来到离开,我都有意识地让他觉得这个补习的环境很温暖。

在反思上次补习的基础上,我得出这样几条结论:

1、每次补课,不能“散打”,要有一定的秩序规律,这样他容易适应;

2、题目每次设计几组,变式尽可能地丰富,但每种样式要少,主要是检测和反馈,便于节约时间精讲;

3、不再因为我的工作繁忙或周末让数学学习间断,每天一页题目,坚持不断,保持学习的频率和长度。

这里的核心,是作业设计。

今天设计了五组题目,40分钟只完成了四组:

第一组:10以内进位加法10道。

第二组:写出和为10的所有加法。

第三组:20以内加減法(主要是两位数加一位数)16道。

第四组:两位数加法12道。

一组一组地做,然后巩固练习。

 

2

 

第一组,他的速度比较快,确实有进步,但错了两道:

6+5=13  5+7=14

复习这类题目应该如何做,尤其是如何加快进度。我教给他一种更快的方法。例如9+4,只要看一眼,小数减去1是几,答案就是十几。如果是跟8相加,就减去2。这当然仍然是建立在原来的算法基础上的。原来的算法涉及到这样几个步骤:

1、判断相加的两个数,哪个是小数;

2、判断大数加几就能够凑十;

3、分解小数;

4、将大数与分解出的一个数凑十,加分解的另一个数。

只要一出错,就让他重复这个思维过程。觉得差不多了,就用新的方法使前面两步直接默会,完成自动化。对整道题目来说,就是半自动化了。

这样再巩固一下,口头随便出,他都可以直接报出来。(但明天再问,又可能有问题)

第二组,写出和为10的所有加法,他写的是:

8+2   4+6   9+1   7+3   5+5   6+4   2+8

我告诉他,我有更快的办法,而且不会遗漏任何加法。——大家已经知道我是用什么办法了。

他明白了,加数中一个加1,另一个相应地减1

我让他凑9,他比较顺利地凑出来了。

第三组,16道中他错了6道。我很擅长设计加减法,会藏一些干扰因素,利用加数之间以及加数与和之间的各种干扰可能设计题目,以增加思维的难度。

有些干扰,他成功地避过了,有些则不能。例如,他能够顺利地解决15+516+4这样的题目,但是在这样题目上逗留了足够久:

7+11

我侧耳细听,他嘴里念叨“七十”,但迟迟不肯落笔,因为这个数字太大,太荒谬了!我知道11+7对他毫无难度,但7+11,他就受到了干扰。考虑得足够久后,这个题目他终于做对了,但是后面连续错了几道:

6+16=76

7+17=77

2+19=39

8+13=93

但是,14+9,他很顺利地写出是23

通过变式,能够很清晰地觉察到他的困难所在。于是,一道题目一道题目地跟他讨论。

当然,偶尔也跟他游戏一下。因为有了刚才凑十的经验,他已经隐约知道,两个加数,一个加1,另一个减1,和不变。

于是,像19+9(他算对了)这道题目,我说我有另外的算法,给19加上1,给9减去1。他挠挠头,很有兴致。

 

3

 

第四组难度增加了一点,但是顶多是个位凑十,没有另外的进位(我放在第五组中)。

但五一前重点讲过的一些,他就没犯错误,例如AB+BA型的。例如其中两道:

35+53=88

18+81=99

他都算对了。另外,诸如44+46,也算对了。但是也错了几道,如:

71+18=25

37+22=95

19+31=80

大家知道这几道题目他为什么错误么?他的思维是怎么进行的?

我知道他是如何计算的。

但这些题目,纵然全部做对,也还没达到五一前的水平。而这些题目,他实际上都是会的。只要指出错误,重新计算,就会算对。这是因为补课40分钟,他一直处于紧张思考状态,所以到第四组时有些疲倦了。(这提醒我后面要靠一些简单的题目来休息)

还有几分钟。

不想做第五组(时间不够),又要利用起来,我就告诉他,有一道最难的题目,他一定算不出来。(我是想检测一下他如何把握)

他有兴趣,要挑战一下。我写出题目:19+91

这道题目实在是太难了!他折腾了一会儿,始终无法算出来。甚至,列竖式也算不出来。我知道他在位数上有不清楚之处,此处就记下了,后面的练习中,会有一些简单一些的关于位数的题目。

他已经很主动了,搬走椅子,跟我挥手再见。

我出去,正好桃夭也过来了,他在慢慢地走,我摸着他的头,跟桃夭说,今天的题目撖都会做,但有些做错了,还是不细心。

远远地,他妈妈在学校门外朝他招手。

201154日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