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学困生辅导手记(4)
(2011-04-12 19:00: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罕台新教育 |
二年级学困生辅导手记(4)
文/魏智渊
今天继续辅导撖。
有了昨天的第一次接触,心里有底了。
1
撖自己过来了,我问他累不累,他面带笑容说不累。然后我说,今天老师要先考考你。
我以8为加数,开始考查,到8+5的时候,就让他描述计算办法,并用围棋来摆。结果他摆法和昨天不一样,是从8个里面拿出5个,和5凑成10,然后得出13这个答案(即8+5=(8-5)+(5+5)=13。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算法)。
我蛮惊喜的,因为后面我准备教他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再寻找最优化方案的。于是我问他:你能不能再用另外一种摆法算出答案?
给了他足够的思考时间,结果他不能。
我让他再计算8+6,并说出是怎么算的。他的算法又是8+6=(8+2)+(6-2)=14。
然后,我再让他摆8+5,他顺利地摆出8+5=(8+2)+(5-2)=13。我满怀希望地让他换一种算法,结果,他又卡住了,无法摆出8+5=(8-5)+(5+5)=13。
有意思不?
根据刚才的测试,我想了想,教他进位(包括以后的退位)应该不难,他在这方面的理解力是可以的,说明二年级的数学学习是有效的。他的麻烦,还在1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自动化上。这个问题解决了,进位退位问题不大。
于是,我从10以内不进位加法开始。
2
按照昨天的反思,数有两种含义,一是数量的含义,即基数,二是次序的含义,即序数,摆围棋子属于前者,而用手指数属于后者,所以能用手指计算,不代表理解10以内的加法。
我开始将今天的辅导限制在10以内不进位加法上。
先给他出了一道题目:2+3=?
他马上开始用手指并报出答案,我制止了,要求他用棋子摆出来,并且,边摆边说。
他摆出来了。
类似这样摆加法,我又反复让他练习了多次,发现摆出来然后报出答案,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不是说他已经理解了10以内的加法呢?如果是,那么究竟障碍在哪里呢?
我初步的判断是,他能理解10以内的加法,但是不能达成自动化的主要原因,是对10以内的加法没有安全感,可能与以前遭遇的挫折有关,所以需要重新建立稳固的概念并使之成为信念。
确立了这个想法,我开始设计了一组练习:
以1开头的加法,从1+1直至1+9。然后,再以2开头,直至2+8,然后3开头,直至3+7……最后一直到9+1为止。
如果给他时间,他都能算出来,因为他用手指来计算,所以我的办法是,抓住他的双手有节奏在摇晃,边摇边像读儿歌一样读出题目,要求他也在节奏结束时说出答案,这样他的思考时间就是固定的,就更有赖于下意识的反应。
这,大概可以称之为“摇滚算术”吧,哈!
3
撖跟我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所以也不厌倦,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对他有相当的挑战。
他错一次,我就立刻停下来,在纸上记录他的错误,并要求他用棋子摆出来,然后再重复,再继续,如此反复。
第一轮下来,他的错题如下:
1+3=5(或8)
2+1=1
2+3=6
2+4=?
4+1=1
4+5=10
5+1=9
7+1=10
8+1=2
9+1=11
总共10道错题。
然后对这10道错题又重新提问,结果,又错了两道:
2+4=7
4+1=2
然后我换了一种办法,又从高位向低位做加法,又错了4道:
8+1=2(或10)
7+1=7
7+2=11
7+3=9
这一遍,我增加了干扰信息。因为是以儿歌的节奏来出题目的,所以前面他只要出错,我会不断地有节奏地重复,他就知道出问题了,然后纠正。而后面,我在他做正确的时候,也有节奏地重复,最后,他明明做对了,我也通过儿歌报出错误答案并重复,他有时候就拿不准了,几次之后,他就对有些答案比较坚定了。
关于20以内的加减法,后面还有多种多样的练习。但既然他的障碍在10以内不进位加法,我就打算用更多次的辅导,帮助他建立10以内加法的安全感,并达成自动化。
这里要继续明确意识并加以强化的是:1、将内在思维动作化,错了的地方,坚决让他说出思维过程;2、变换方式(有次序的、打乱次序的、速度调节等);3、不断地完成必要的抽象。
不知这种想法对不对?还请方家指正。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