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度十佳叙事点评】另一种燃烧

(2011-02-13 16:16:41)
标签:

教育

分类: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

另一种燃烧

——读灰菜燕燕网师2010年生命叙事

 

干国祥

 

灰菜燕燕年度叙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eff5b0100oosr.html

  

  存在主义哲学对网师文化影响颇深。这一方面是因为网师所选的教材以及推崇的一些作品,与存在主义颇有渊源;另一方面,网师建立的这几年,正是研究中心团队颠沛流离的时期,组织者的心境与喜好,颇因这些因素而偏好存在主义哲学和艺术。

  作为一种哲学的存在主义,自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阐述,而且在这同一个哲学概念下,事实上有着众多大相径庭的思想。但既然共名为“存在主义”,它就一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网师教育学教材《教育人类学》中,博尔诺夫概括了存在的几个特点,可以说是描绘得相当准确:

  1、生存不完全等同于人类的此存,它只能在最高发展的时刻才能实现。因此雅斯贝斯可以这样写道:“人在此存中有可能生存”。

  2、这种升华并不是通过自然生命的生长这条途径来实现的,而只能是完全相反,如海德格尔所说,乃是从非真实向真实的过渡,从世界的没落向真实的生存的过渡。

  3、这种升华并不会导致一种稳定的持续状态,它只是在片刻成为可能,一转眼又消失,必须以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断在非真实中得以实现。

  4、存在的经验--不考虑时间的延伸--迫使在某一存在的时刻全力以赴。如果这一经验能够一直保持敏锐性,就会达到一种绝对的状态。因此雅斯贝斯提出:“生存仅仅与超验论有关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5、由于有死亡和毁灭的威胁,生存聚集了所有生命的希望之光,以最坚决的态度使自己处于坚不可摧之地,海德格尔把这种最大的决心状态成为:“领先的决心”。只有在生活连续过程中突出的这一时刻才能实现人的生存使命。

  如果你觉得这些哲学语言还显深奥难懂的话,我可以打个比方:在大多数存在主义哲学家那里,存在的真理是一种生命的高峰状态,这种状态最形象的比喻是节日的焰火--如果说焰火在绽放的那一刻之前和这后,都是存在的非真理状态的话,那么它在绽放的那一刻,无比灿烂,无比辉煌,这就是生命或存在的真理状态。

  把这个比喻更缓和一点,存在的真理状态就是灯和烛:它们燃烧着,照亮自己,照亮自己所照亮的世界(那存在未能照亮的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就不是它的世界)。

  把灯的比喻再缓和一点,存在的真理状态就是花朵的绽放: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积聚已久的能量,转化为明亮的色泽和诱人的芬芳,生命仿佛进入另外一个的前所未有的形态,如此明亮,如此迷人。

  ……

  再不能举缓和一些的比喻了,因为在存在主义看来,真理与非真理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这二者之间是非此即彼的,甚至花朵的比喻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花朵的比喻是延续性的,而只有燃烧和爆炸的比喻,才是贴切的。

  衷爱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艺术和人生的喜好上,就只能非此即彼。而且这个非此即彼几乎是注定的:在绘画上,崇尚凡高,而对达芬奇们则有所贬损;在诗歌和文学上,则在歌德和席勒之间,在林语堂和鲁迅之间,答案自然将在后者……

  生命的真理,是那扭曲了但如此明亮的“向日葵”,而注定不可能是一株默默无闻的灰菜。

  

  而且不仅仅是灰菜燕燕,还有更多的新教育人,特别是那些能够最终实现缔造完美教室的梦想的新教育人,往往都并非以这种类似焰火的方式存在。

  我在解读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的文章《新教育本身以生命必将胜利》中,曾这样写道:

  而教育不仅是那照亮,也是那守护。不仅是那创造,也是那传播。不仅是那焦灼,也是那宁静和从容。

  教育相信生命必胜,相信诗歌必胜,所以它得以从容地相信种子于大地,相信岁月于历史,相信自己将于不断接续的明亮和黑暗中,维系着生命的生机,让它在黎明得以被唤醒,在黄昏得以获得安宁,而在白昼,则将挥汗劳作,筑造出一个值得我们栖居的世界。

  所以,阅读灰菜燕燕的年度生命叙事,除了评职称遭遇挫折处的苦闷之际有郁结的情绪之外,整个叙事是“非诗”的--即不是听凭内在的情绪一泻于纸面,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整理、梳导,并试图住把握这已经走过的岁月。

  

  从我内心来讲,我仍然钟爱诗性的、涌现的生命叙事。

  但是我却不得不坦承一个事实:那刻意于诗化岁月的叙事者,倒较不容易拥有一个教育所需要的宁静、从容,以及一种对琐碎之事的承受性;而仿佛农人般在旷野上开出阡陌,开出井田的教育者,却最能够实现教育的成就--因为他们所注目的,往往不是这开放的时刻,而是整个耕耘本身,播种本身,守候本身。

  甚至这些农人般的新教育人,一年过去时,竟会无暇书写“年度叙事”--事实上,她们有精心的年终叙事,却没有写成美妙的文字;或者那些文字,也悉数赠予了教室里的孩子们,且是毫无例外的每一个。

  

  教育,犹如抚育婴孩,首先是琐碎,首先是天长日久,首先是非诗性的机械重复……

  无数块尿布;无数次让孩子看着你的嘴,向他说“妈妈爸爸”(为了他叫一声爸爸妈妈,父母们其实向着孩子呼唤的次数,不亚于孩子一生的总和);无数次躬着身,以孩子的步履慢慢地前进……

  这就是教育,教育需要一种完全不同于凡高、海子式的激情,一种非焰火式的诗意。仅仅轰轰烈烈地爱上一阵、烧上一月,那也是教育,但不是相信种子更相信岁月的新教育。

  

  所以,在灰菜的名字里,有着青春已近、梦想渐淡的不无伤感的宁静,有着不再或者从未曾轰轰烈烈成为万众瞩目的经历与心境,然而,这里也有着灰姑娘、丑小鸭、仙人掌、犟龟们无数故事里蕴含着的单纯而坚定的梦想。

  灰菜燕燕的2010,首先是阅读史,像一个真正的啃读者,日复一日地在汲取、在吸收,而首先不是书写、吐丝。

  这种沉默中的啃读和咀嚼,于网师有特别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网师的本质--虽它仍必须服务于教育实践一事。

  同时,灰菜的2010也是小心翼翼地将新教育课程带入教室--而且是中学教室的历史。和小学那些卓越的课程相比,灰菜的课程探索只能说是尝试,但是,重要的是师生因此而共同生活,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中寄托了这一年来的喜怒哀乐。也就是说,教室,不再是只生产分数的车间;教师,不再只是监督此种生产的车间主任。在这里,开始有一种叫生命的珍贵事物,在相互编织中潜滋暗长了。

  

  灰菜仍然是有梦的,而且这个梦,是想开出玫瑰的梦。

  如果没有这个梦,一个人便不会出现在网师里;但毕竟生命和经历给予了每个人以不同的特质,这是灰菜,它会以更持久的内心,在一种沉默中守候,而且,对于没有辉煌花朵的岁月,也不会轻泄那个未曾说出的梦想。

  因此,对每一个读者而言,不要被名字所欺,任何一株灰菜下,仍然有着橡树和玫瑰的梦,而且会许诺自己走得更久更远;而对一个自名灰菜的人而言,也不要在一个平易近人的名字里,忘却它涂抹住的真相。

  生命的真理,终究是要燃烧并且明亮的,但它不必是那片刻中灿烂旋即消逝的烟花,它可以是一株树,在持久的沉默之后,突然开出一枝,甚至一树的花。

  任何一只飞翔的天鹅,都曾经有过一个名字:丑小鸭。

  而一棵参天的橡树或一株瞩目的玫瑰,也可以曾有过一个名字:灰菜燕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