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一直以来是让人羡慕的行业,过去有“金饭碗”之称。但近年来,银行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越来越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广大客户在银行排队时间过长,怨声载道;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在报行业收入排名时,银行总是处于高收入行业;三是近来银行的乱收费。至于前两个方面我不想多解释,社会公众对排队和银行高收入认识是有偏差的,比如有收入被平均的因素。但银行的乱收费现象确实存在,比如对小额储户收取服务费、对客户要求提供历史账单收取打印费等等。
为什么以前银行这方面比较好,而现在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呢。这里主要的原因在于银行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我们撇开那些中小银行不说,就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相互之间比拼的指标达几十项,除了比绝对额、增量,还要比市场占比;除了比资产负债业务,还要比中间业务。而那些乱收费就是比中间业务的结果。
众所周知,国外银行超过一半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中间业务,国内银行主营业务收入80%依靠资产负债业
务,就是存贷利差。在目前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中间业务越来越引起了各家银行的重视,开始争夺份额。但是国外银行是依靠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优质的金融增值服务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的,而国内银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只能巧立名目收费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并不是国内银行的从业人员比国外笨,没办法创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投资渠道狭窄,除了保险产品、少量信托产品和基金,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品种少得可怜,严重制约了银行的理财和增值服务能力,但这些是国内投资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现状,不是银行能改变的。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国内金融产品的创新将进一步谨慎,因此,银行“无财可理”的现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法改变,也将继续阻碍银行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银行的乱收费行为,除了监管部门尽快出台法规加以规范外,科学、合理地发展金融市场,稳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国内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才是从根本上消除银行乱收费现象的出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