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从8月份开始回落了,但4.1%涨幅仍然是很高的,欧美国家3%以上的涨幅人家就很紧张了,而我们跟没事了似的,甚至有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又在大声疾呼:资源到了涨价的时候了。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类经济学家是不是拿了某些央企的好处呢!
这类经济学家当然也对涨价的理由振振有辞,比如电价,他们认为电煤价格上涨了很多,火电企业都要亏损了。乍一听又道理,你会差点被蒙过去的。但是真需要涨价吗?我们的电力企业上网电价才不到0.2元,而电力公司卖给你是0.53元(不算阶梯价格),难怪电力公司的员工年收入那么高。那么电力企业的亏损就不能让电力公司来承担点吗,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上网价格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原因就是要确保电力公司的利益,他们的员工高福利需要大量的利润,需要你为他们的高福利买单,因此只有涨价。
再说说油价,曾几何时国内有一种呼声,就是油价要与国际接轨。我们先不和其他比,就和美国比吧,美国汽油价格是每升1.1美元,我们是0.9美元,两者相差0.2美元,差不多1.3元人民币。但美国这个价格应该含燃油税了吧,美国人也不会再收养路费了吧,这样算下来谁的油价高?我想应该是美国人和中国接轨了吧。再看看美国人的工资是多少呢,人家是年均7万美元,我们呢?不是有这么一说吗:中国是消费和欧洲接轨、工资和非洲接轨。你说有道理吗。再说你中石油、中石化依然赚了很多钱,你本来就代表国家的,就不应该尽社会责任吗。
CPI连续高位的时候,欧美国家会采取减税政策,而我们为何反应那么迟钝呢。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国民收入分配应该是均衡的,长期不均衡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财政收入增长20-30%,企业利润增长20-30%,而你的收入呢,据国家统计局称增长10%左右吧。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大部分给了国家和企业,我们老百姓呢?
因此现在不是考虑涨价,而是应该考虑减税的时候,减下来的税收要通过政策规定确保转化成居民收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能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