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园集体婚礼教育 |
分类: 杂文·评论 |
文/王者清风
1月11日下午,郑州市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婚礼的主角是幼儿园的100多位孩子。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小“新郎”要给小“新娘”戴戒指,最后还要拥抱或接吻表达爱意,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婚礼现场见证。据该幼儿园园长介绍,这种“集体婚礼”有利于日后性心理健康发展。(1月14日
中国广播网)
看过之后,我和现场的家长一样纠结,既感到新颖又有些担忧。作为一种幼儿性启蒙教育,形式上足够新鲜有趣,但对孩子能起到多大作用,对孩子的将来又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怀疑和探讨的。笔者认为,为孩子举行“集体婚礼”更像是作秀,作为性教育并不妥当。
虽然在这场“游戏”中,孩子们是参加的主角,但真正觉得有意义的,其实是孩子们身后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来说,这更像是一次模仿和一场表演,像大人们一样走过红地毯,牵起“爱人”的手。对于3-5岁的幼儿,我们不可能通过这样一场作秀式的婚礼,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爱情、婚姻和性。对这些孩子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有家长和老师陪着玩的“过家家”,或者是一场给大人看的表演。
性教育近来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从之前的谈“性”变色到现在的“从娃娃抓起”,我们的性教育正在经历着过山车式的转变。我们乐于看到性教育进入课堂,人们能够毫无忌讳地正视性教育;但我们也极其反感那些过火的性教育作秀,例如之前幼儿园拿“裸体布娃娃”给孩子们演示性爱过程、如今的幼儿园“集体婚礼”等等。
性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于还不懂性别的幼儿,我们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性教育也不单单是指“性爱”教育,它还包括对性别、男女之间关系、恋爱、婚姻等的认识。对于尚在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对性别的认识是最主要的,过早地“谈婚论嫁”和“深度剖析”对孩子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新颖特别的“性教育”招式,暴露的是教育者和家长对性教育的无知,是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匮乏。对尚在起步阶段的性教育,我们可以容忍那些失败的探索,但理应杜绝打着性教育名号的作秀,幼儿园的“集体婚礼”当休矣。
前一篇:新驾考106人仅4人过是否太严?
后一篇:山大“神题”唬住翘课生说明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