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罚女儿致死”折射家庭教育误区

(2012-10-09 09:43:43)
标签:

少儿

乐清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中国新闻网

分类: 杂文·评论

文/王者清风

今年6岁的小如(化名),出生后一直都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今年8月中旬,才有机会到浙江乐清与父母团聚,不料,因此遭受“狼爸”父亲的“管教”,体罚6小时而提前结束生命。记者8日从乐清警方了解到,“狼爸”涉嫌虐待罪,已被刑拘。(中国新闻网 10月8日)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你还记得这句“名言”吗?

在“狼性教育”上,萧百佑是成功的,他把自己的四个子女全部“打”进了北大。正是基于他在教育上的成功,以及中国人担心孩子被娇生惯养,“狼性教育”日益被家长们所推崇,甚至有人把萧百佑的这句话奉为家庭教育的真理。但“狼性教育”真的那么经世致用,适合所有中国孩子吗?新闻中的“狼爸”体罚女儿致死,就是一个反例。

学校教育的模式是基本固定的,但是家庭教育却有着千差万别。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传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家教”,本不该千篇一律。全部都去模仿“狼爸”的教育或者去照搬曾国藩的家训,那未必都能像他们一样成功,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己子女教育的一套,家长应该去摸索,而不是照搬这个模仿那个。

我们时常说,教育有三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是求知,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主要作用是明礼树德。当前,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继续,这样成绩可能提高了,但对孩子全面发展很不利。

对家长来说,子女就是他们的全部,子女的未来就是他们的未来,对子女的教育自然万分重视,愿意拼血本去为孩子创造条件,也会争相模仿各种成功的案例。其实,这样并不明智,恰恰是家庭教育的误区,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还应该认真去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一套,避免“教育”变“教训”的悲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