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大副教授批学生会“藏污纳垢”惹争议

(2011-10-05 23:41:39)
标签:

校园

分类: 杂文·评论

——学生会虽小,“无毒”俱全

文/王者清风

“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此话一出,网友一片哗然,并有学生干部要其公开道歉。学生会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生组织,近年来也曾受到一些质疑,但像这样在公共平台上被大范围讨论,尚属少见。(《羊城晚报》 10月4日)

刚上大学时,谁都想在学校的学生会或团委混个一官半职,即使当不了部长、主席什么的,当个普通的学生会成员,也感觉那是很荣幸的事情。可当你真正在学生会或团委工作过之后,你就会大彻大悟,打过一年“下手”之后,你就再也不想在这里干了。大学的学生会就是一座“围城”,在里面“打下手”的想出来,在外面的想进去,哪怕是去“打下手”。

人大副教授说学生会和团委是“藏污纳垢”之地,这话说的有点重,但并没有错。我经历过一届学院的学生会换届,部长、主席等要职基本学院老师自己内定,或者是上届的做了手脚,整个学生会和团委都是和老师或上一届干部要好的人,更可笑的是,这一届主席换届之后,下任竟然是他的低年级的女朋友,整个一个“家天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学生会就职有切实的利益可图。身份地位的提高不说,学校和学院的一些奖学金、评优资格等很多名额都会落到学生会,找工作时还能拿这个做“资本”。

可反观学生会做的工作,除了一些形式上的活动,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作用。学生选出来的组织,却代表不了广大学生利益,也反应不了学生的诉求,学生会和普通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除了迎接新生、组织各种庆祝晚会、传达学校和领导的通知和指示之外,别无它用。这样的学生会就是摆设,就像中国的工会一样,可有可无。

众所周知,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最重要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活动的照片,作为评比和邀功的“证据”,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要想在学生会混好,还要和学生会的干部搞好关系,否则没有什么“前途”,这里俨然一个“小官场”,芝麻”大的学生会就有“斗大”的官场气,这很可笑。

说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藏污纳垢”一点都不为过,正可谓“学生会虽小,五毒俱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