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西湖失去的爱情80后心态校园 |
分类: 杂文·评论 |
理解那些疯狂的大学毕业生
每年六、七月是大学的毕业季,即将离开校园踏上社会的毕业生,有憧憬也有迷茫。回首往昔,再展望前程,各种情绪涌上心头,集中爆发,于是各种各样的毕业生“疯狂表演”层出不穷。
女毕业生强吻校长、准留学生跳西湖拍照丧命、霸气的集体裸奔、销魂的一排大腿、泼水攻楼的游行、写满标语的床单,这些都折射出毕业生浮躁的心态,而浮躁的背后却是毕业生挥之不去的内心压抑。
80后也确实是比较悲催的一代,网上流传着一个80后成长的段子,恐怕是他们心态最好的注角:我们读小学时,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读大学时,读小学不要钱;我们不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能工作的时候,挤破头才能找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我们没钱时,房子是分配的;我们挣钱后,房子已经买不起;我们不懂爱情时,一辆二八自行车就能载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到处去逛,我们懂爱情时,只能看着别人用宝马带走我们心爱的姑娘;我们不会谈恋爱时,姑娘是讲心的,当我们开始谈恋爱时,姑娘是讲金的。
当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困惑,但80后面对的困惑可能更加复杂一点,竞争也更加激烈。他们要面对感情、事业、生存等诸多问题,因此可能会更加的纠结、压抑一点,这样的纠结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爆发了出来:他们要纪念失去的爱情,要面临未卜的前途,要开始养活自己,要照顾家人。
有没有比宣泄更好的方式,当然有,但是需要我们的社会、学校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学生走得更加平和。有的学校,学生毕业没能马上找到工作,在学校宿舍多住了一段时间,校方就天天派人来催,规定几月几号必须离校什么的,这样的教育无疑是让学子寒心的,如果能多一些“最给力宿管阿姨”,将每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我想,他们的情绪就可以得到缓冲,要知道,对于毕业的学子而言,亲人般的关怀和安慰有助于消除他们面临社会的恐惧和不自信。
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满意的归宿,是很困难的。大多数学生在离校时,是带着困惑、茫然和对象牙塔的不舍的,这个时候适当的发泄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在这样一个压抑到极致的关口,未尝不可释放一下。只要不影响公共秩序,不影响他人生活,社会完全可以更加包容。当然,我们反对那些爱出风头,不顾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危险行径,跳到西湖里面拍毕业照就显得太不负责任了。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以及就业环境的改善,当毕业生以一个更加成熟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的时候,这样的现象自然会消失。我们大可不必这样忧心忡忡,担心什么世风日下,不妨以一颗包容的心态看着这群鲜活的生命绽放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