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大学生告父讨抚育费背后

(2011-03-17 07:08:38)
标签:

教育

甘肃省

杨某

抚育费

生活费用

校园

分类: 杂文·评论

女大学生告父讨抚育费背后

文/王者清风

据《兰州晨报》16日报道,就读于甘肃省内一所高职学校的甘州区女大学生杨某,父母离异后随母亲生活,因上高职后学费及生活费增加,遂将父亲诉讼至甘州区法院,要求父亲每年支付抚育费1万元至其自立。

2009年6月,杨某的父母经法院主持调解离婚,杨某跟随母亲生活,当时因杨某已年满18周岁,尚未考上大学,法院未对杨某的学费及生活费做出处理。同年8月,杨某考取甘肃省内一所高职学校就读,缴纳学费9690元,杨某以母亲生活困难,无力支付高额的上学及生活费用为由,将父亲告到法院。经查证,杨某的父亲无业,并患Ⅱ型糖尿病,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活也极其困难。

而杨某现已年近21岁,属完全行为能力人,母亲收入低,父亲有病,生活困难,上大学的学杂费用、生活费用较高,这都是客观事实。杨某作为成年人,又是一名大学生,应该体谅父母,自立自强,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完成学业,但她却把自己的父亲告上了法庭。

简评:在大学中,像杨同学这样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不在少数,高昂的学费下,一般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很困难了,就不要说像杨同学这样父母又离异且双方都没有什么收入的家庭了,但是为了讨要抚育费而告上法庭的大学生还真的不多。这个事件中女孩的行为让人无法理解,但它的背后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首先,大学生不能自立是普遍的现象。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只要你肯吃苦,你就一定能够自立。在大学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每天有那么多的兼职小广告,想找到一份兼职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你想不想肯不肯的问题。我有一个同学利用周末带六份家教,从早晨六点多出去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来,尽管很累但把一周的生活费解决了。但绝大多数娇生惯养的大学生是受不了这样的苦的,闲暇时间甚至上课的时间都用在了上网、逛街、睡觉、打游戏上了,没钱的时候习惯性想到给父母打电话,而不是自己去找点事情赚点外快,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自立被很多人忘掉了。

其次,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一般的家庭负担不起。大学学费动辄五千、一万,生活费用也在随着通货膨胀越来越高,外加手机话费、电脑网费等等,四年下来,供养一个大学生足够耗掉一个普通收入家庭半辈子的积蓄。有不少人家庭面临的是,父母挣得是三线城市的工资,而子女上大学却是消费着一线城市的物价,挣的永远抵不住花的,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虽然很多学校都有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所谓的“绿色通道”,但也只是缓解了一时之急,不是长久之策,一般收入的家庭去供一个大学生还是很困难。

最后,高昂的学费并没有教出合格的人才。一个21岁的年轻大学生因为要抚育费把自己的父亲告上了法庭,而自己的父亲生活极其困难,没有工作,患有疾病,靠低保生活,这样的事情无论放到哪儿都是一个笑话,被嘲笑的不只是杨同学,还有中国的大学教育。支付高昂的学费,但连一个有德的人都教不出,这不是失败吗?当然,这样的事情只是极个别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整体确实不高。这么多钱花了,什么都没有学到,连工作都得跟农民工竞争,那这大学上的还有什么意义,细细一算,赔了!

上大学可能也不能那么功利地去算这些账,但大学的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