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馆炮灰高等教育生还率大学教育杂谈 |
分类: 杂文·评论 |
文/王者清风
“考得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当炮灰了。”
昨天下午给刚刚考完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发短信询问考试的情况,我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有“国考”之称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昨天上午9:00准时打响,参战人数又创历史之最——141万之多。一大早全国各地的战士们就熙熙攘攘的涌向了战场,场面之大史无前例,经过一天的激战,到下午16:30战争结束的时候死伤大半,不计其数的战士变成了“烈士”,成了这场激烈战争的炮灰。据统计,平均生还率只有1/88,而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在竞争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一职,生还率只有1/4961,其悲壮和惨烈程度可想而知。一场国考结束,几多人变成了炮灰!
作为这些“炮灰”的朋友、同学和同龄人,对于他们的悲惨遭遇我深感同情和理解。其实,在这场比战争还要激烈的考试开始之前,很多人是要注定成为炮灰的,而且注定了绝大多数的人要成为炮灰,这些人大概可以罗列为一下几类:“裸考”的,复习的差的,运气差的,能过笔试但是社会关系或财产方面不是很硬的。这些人的命运在一开始几乎就是注定的,注定了就是当炮灰的命,无法改变,我身边有很多参加了这次国考的同学很有可能就成了这样的炮灰。
这样的道理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每年还是有那么多的人甘愿去做这样的炮灰呢?排除那些裸考和不是自愿参加考试的,单就那些心甘情愿的说。有很多人认为是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缺失,没有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树立正确的对待社会工作的心态,对这种观点我是不同意的。当然不排除有部分“居心不良者”,但大部分人参加这样的激战还是出于无奈。如果社会的岗位能够给自己比较满意的发展平台,如果自己所受的教育能够和这个社会上需要的岗位比较好的适合,有谁会去拼这几率很小的机会,就算有也肯定不会这样多。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确是困难。君不见,每场招聘会现场的惨状,应聘者挤了整整一个体育馆,到最后能够真正签约寥寥。应聘一个还算不错的国企,要20人,应聘者会有200多,要经过数轮测试笔试面试,前后折腾半个月,到最后一轮你被淘汰了。而那个不如你的同学竟然被录取了,一到听才知道这叫“拼爹”。
不是企业看不上学生,就是学生看不上企业,大学的教育弥补了这样的脱节。在这样的无奈之下,这些本应该去贡献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另辟蹊径”,走上这条悲惨的“国考”路去淘金,而最后能够得到金子的只是少数人,绝大部分要成为这股“淘金热”的牺牲者,成为这场战争的炮灰。
一年国考结束,炮灰飞扬之后,当另一年国考开始,还会有更多的人变成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