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印象 · 颐和园游记

(2013-03-20 00:58:00)
标签:

杂谈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春月时节,翰林苑的黄鹂活泼飞鸣;初晓的紫禁城,洒下一片浓浓春阴。长乐宫的钟声,消失散落花树丛外,这个时候漫步古皇家园林颐和园,也会有不一样的受.......                                                                                                                                   ——题记

今天是我来到北京的第二天,这天风和日丽,天气格外地好,真是出行的好兆头。看来,北京颐和园确是欢迎我和宝哥这两个远方的游子。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晨曦微露,朝霞初红。马老师,宏宏,宝哥与我一行四人从小汤山出发了。宏宏轻车熟路,自已驾驶。一路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北京的交通让我开眼界了。

 

马老师非北京人,但他热爱北京,深爱北京这片热土,尤其像北京及周边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旅游品牌、文化财富,他把它们都当作值得自豪、值得骄傲的法宝,很愿意在客人面前亮出来夸耀。当我们和马老师第一次见面时,他便有了这个打算,并为此作了精心准备。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八点左右,我们便到了颐和园。这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园林,它位于北京城西北郊,距离紫禁城大约十五公里,园里的这座山叫万寿山,山前的这个湖叫昆明湖,在这座园林的山水草木之间,亭台楼阁之中,随处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也正是乾隆皇帝让这里的山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带风景优美,花草繁茂,人们常常来此登山游湖,吟诗作赋,捕鱼射猎,我也不例外!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这座古朴典雅的小园兼具南北特色,坐落在浓郁葱茏的昆明湖的怀抱里,沐浴在春意融融的阳光下,一直鲜活地存在于众多学者优美的文章里,以及人们的心灵中。放眼望去,万寿山上,高高低低的楼屋房舍、亭廊树木、翠竹掩户、红花夹径。昆明湖内,游船木桨挥动溅起的水珠,鸳鸯悠悠游动发出的咿呀声……所有这些,都被一条碧绿如玉的湖水串联起来,形成一幅硕大的风景画。啊!真美!我的心已然陶醉,迫不及待地想要爬上这座山了!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我们徜徉于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等古迹名胜处,或怀古,或凭吊,引发无尽遐思、无尽感慨。无数古式的楼屋或高或低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粉墙蓝瓦,高低错落。亭台楼阁,飞檐高翘。一支支翘起的檐角镶嵌在蓝天上,象一群群鹭鸟展翅欲飞。信步山间,一些巍峨的建筑或城雕,骄傲地诉述着北京城昔日的辉煌。有丹墀雕龙,巨梁饰凤的景福阁;有碧瓦飞甍,朱梁画栋的重翠亭;有秀逸气派的画中游”。快哉!当今盛世,人民意气风发,社会与时俱进,文化今古传承,华夏如日中天。于是想起江南守慎园亭联所云:欣此亭临大道、傍甘泉,静心听水声;喜今日怀远志、绘新图,极目览春色。真是美不胜收哪!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下了万寿山,我们便来到昆明湖。远处望去,一条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湖水蜿蜒流过,湖底的水草缓缓地、柔柔地顺流摆动,时见鸳鸯穿梭、银鳞闪现。宝哥不停地拿起相机记录着精彩的一幕又一幕。啊!真美!昆明湖美景一下让我惊愕了,以至于他们走到长廊,我还在陶醉于湖水的清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走进颐和园长廊。马老师给我们讲:颐和园长廊临昆明湖,傍万寿山,蜿蜒曲折,是世界最长的画廊。它东起乐寿堂之邀月门,穿过排云门,直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七百多米,共二百七十三间。你看这长廊之上,雕梁画栋,园中牡丹,池上荷花,林中飞鸟,水下游鱼,亭台楼榭,还有这湖光山色构图多么生动、形态多么逼真啊!是呀,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彩色画,更使长廊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过了长廊,我们走向十七孔桥方向。只见一群穿红戴绿的法国朋友正在湖边青石阶上拍照留念。一声声我爱你,中国”“我爱你,颐和园的异样声调有节奏地传来,时轻时重,闲适悠扬,尤如款款演奏的乐曲顺着湖水静静地流淌。法国游客见我们过来个个喜笑颜开,还不时地跟我们打招呼呢!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在东宫门处,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伯手持蘸水的笔在地板上书写着中国汉字,那神态,那笔法相当老练。由于我们一行四人都爱好书法,于是驻足片刻,与老伯交流一番。这一交流不得了,招来了旁边的法国年轻朋友的纷纷围观,马老师为他们书写法国二字,又简单讲述了下中国书法。一法国青年赶紧打开相机,记录着精彩的一幕。我被他们的虚心请教,开心鼓掌感动着。就在这时候,一法国青年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对我说道:你好,我是法国人,我想打扰你一下,请你帮我一个忙,请你检查一下我的汉语说得怎么样?我点点头,于是他开始翻开书包里的卷子,认真地念道:我叫小明,今年二十岁.......”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法国青年读的不是很标准,但看着他这么认真地学习汉语,想到他那么虔诚的请教。我还是给了他满分。这一刻,我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在与法国朋友留影后,我们便走到了十七孔桥。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站在十七孔桥上,扶着汉白玉桥栏,欣赏万寿山,水波、雕栏、长廊、绿树、崇阁、黄瓦、青天、白云,浑然一体,如世界上真有蓬莱仙山,也不会胜过这里。望着昆明湖动荡的波涛,似乎万寿山也会随着湖水浮动起来......

就在宝哥、宏宏和我陶醉于十七孔桥的时候,马老师已经吟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啊!我心中一直幻想着有那么一处美妙无比的海市蜃楼、桃源美景;我梦中一直期待着有那么一处画山绣水、瑶池仙境。真实的颐和园,她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这里;万寿山不是萦绕在心中的缥缈梦境,而是满城玉宇琼楼、金屋宝顶;昆明湖不是晃动在脑海中的虚无幻影,而是处处龙游碧池、凤翔彩云……我正走进她的怀抱,款款掀起她的盖头,仔细瞻望她的芳容。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此刻的颐和园已与我心神相通,水乳交融。面对如此美景谁能不醉!欧阳翁曾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刻我方顿悟:世上能醉人者岂独美酒乎!

 

祖国的山山水水无处不美,都能让我们深爱不已,但颐和园尤为特别。平时不胜酒力的我,今天一定要喝,喝最浓最烈的酒。决心今天要与颐和园一醉方休。此情此景马老师口占一绝,诗云

春湖落日水拖蓝

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

双飞百鸟似江南

随后我们又走了西堤,过了柳桥,看了西湖才兴尽而归

 

(喝酒去了!哈哈!谢谢阅读!)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麒麟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人山人海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曼邦三人行·我们系同一款皮带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风景这边独好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最帅的POSE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眺望北京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万寿山·昆明湖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楼阁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怎一个美字了得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昆明湖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万寿山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交流毫不费力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哥俩好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鸳鸯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十七孔桥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北京印象 <wbr>· <wbr>颐和园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