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愿弃考”不过是掩耳盗铃

(2012-06-19 08:38:47)
标签:

教育

近日,华商网友“胡必整”在华商论坛发帖称:“丹凤县棣花中学禁止差生中考,让他们去县城上职中,不然就不发毕业证。”(6月17日人民网)

也许学校和老师们是为了让那些读不进去书、考试也升学无望的“差学生”能早点学到一门“手艺”,依靠一技之长赢得就业先机,于是鼓励和引导“差生”报考职校(中专)。果真如此,可谓为人师表,循循善诱,用心良苦。更是与国家“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孩子”的初衷完美契合!

然而,关于“职教招生任务”、“十数年前就有这事”的爆料,网友们又何出此言呢?难道这些初三学生不是自愿吗?假设网友撒了谎,那学校大可不必紧张,就名正言顺地让所有学生如期参考,拿到“红本本”,并让他们根据考分自由选择未来。届时,校方还可以对其进行分类指导、提供建议。学生们想必也会对母校的培养心存感恩。而“胁迫弃考说”自然会成为谣言被校方的明智之举给“辟”掉。

但事实并非如此。学校为抓升学率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确保升学率,校方以奖励承诺“捆”生源,甚至不惜血本投入到“生源”争夺战;怕影响升学率,有的学校做足功课劝退“差生”,或被“半强迫”上职业学校而放弃中考。诸多事实无一不印证了网友质疑。尽管学校一再坚称“是学生‘自愿’行为”,但在这种“升学率至上”的“核威慑”下,“自愿说”还能有几分说服力呢?在世人看来,“强制自愿”越来越像校方为追名逐利而“掩耳盗铃”罢了。

有人说,万恶的金钱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黑心商贩,万恶的收视率催生出“三俗”类节目屡禁不消。学校本该是纯洁神圣的可以寄托梦想的地方,可“差生”却被逼到无学可上的角落。难道学校是用来培养政绩的工厂,而不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吗?莫非在某些人眼中,“升学率”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和通往科教兴国的唯一通道?要知道,升学率再重要也比不上孩子受教育的机会重要。况且,谁也没有剥夺公民受教育和参加考试的权力。

笔者肺腑唠叨,只想让校方了解,“知错能改”同样是教书育人的一节教程。勿要再掩耳盗铃,因众人皆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