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和主题的把握
(2018-09-01 17:40:59)分类: 教学点滴 |
小说情节和主题的把握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言行发生的事件的有序组合。故事情节是塑造人物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和塑造典型性格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展示人物的典型性格,故事情节越典型,人物性格越突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人生是在种种矛盾中度过,因而小说也就离不开矛盾冲突的过程。小说常常把偶然性的矛盾变得更加集中,更加戏剧化,通过偶然、巧合等方法体现人生的必然性和命运,通过更加完善的社会关系和更加集中的矛盾,使社会关系更加完整,更加清晰。
在小说中,小说的故事情节大多都是作者虚构的,因而常常是不真实的,但是故事本身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者的生活体验,作者只不过对生活加以的整理、提炼和加工,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体系性,因而它更真实,更有利于我们去透视我们身边的事理和生活的规律,更有利于我们去重新去审视人生、理解人生。鉴赏小说的情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小说线索,理清故事线索,把握情节的脉搏。
一般来说,在小说中都会有条清晰的线索,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这里我们所说的线索并不仅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使人物人生发展中贯穿始终的矛盾交合。例如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文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与高俅的矛盾冲突,围绕林冲的人生遭遇,课文情节逐步展开,反映出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
2、以事见人,在事理发展中透视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人物性格的展示过程是人生过程的形式。所以,鉴赏故事情节要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看,注意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如林冲作为一个读书人和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的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带有旧时代深受儒家教育影响的共性和鲜明的时代烙印。但他同时又是个练武之人,是个英雄,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分子,他的骨子里有着顶天立地的豪杰本色,在忍无可忍之下,总是会爆发的。小说通过这一系列的“忍”,通过一系列的“逼”,来完成对林冲复杂的性格刻画。
3、注意小说故事发展细节,关注细节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小说的情节往往由若干个场面构成,而场面总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情节的偶然与必然的相互交织造成了人生际遇的过程。在小说中,矛盾的发展总是在缓急交错中进行,缓中有急,一步步是矛盾达到高潮,而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偶然性的相遇使故事的结果得以一步步的展现。一个个看似虚构的情节却有着生活的真实和必然,在遇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轨迹。如果我们能注意到这些场面和细节,去思考,去分析,去鉴赏,就不再是浮光掠影,不再是热闹,我们就会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发现善与恶的交织中社会的本相和人生的本相。
4、注意伏笔的作用,领会情节的艺术匠心
小说情节的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什么地方埋伏笔,什么地方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游离于情节之外、荒诞不经的“噱头”等,都要细细加以赏析。林冲被发配草料场为陆谦等人陷害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陆谦等人机关算尽,要绝了林冲的活路。但天不灭林冲,沧州遇旧,林冲是李小二的恩人,李小二是个开饭店的;林冲“自心下慢”,接管草料场,一场大雪,使得林冲尽闻陆谦等人的计谋,在绝了活路之下,林冲终于爆发,毅然杀敌寻仇,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我们仔细的阅读这些情节,我们会发现,林冲不是天生的反叛者,而是在现实的步步相逼下才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一次次的相逼使林冲失去了依存的基础,这便是小说的主题意义,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显现出的胸有全豹、高屋建瓴的艺术特点。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主题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那么,应当怎样去理解和概括小说的主题呢?
1、从了解作者和背景中理解小说主题
由于作品具有时代性,是作者对于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理解,因而我们在阅读时会有很大的认识差异。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熟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因此,在阅读小说时,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生存背景,仔细地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
2、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情节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3、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在小说中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分析时假如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如《水浒传》,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烙印。活不下去造反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人生。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成了小说中一百单八将人物的共同命运。
4、从细节描写探究主题
典型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血肉,有了它,人物形象就会丰满感人;丢了它,就会干瘪乏味。要感受人物形象,对细节描写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入得庙门里,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门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这就“逼”林冲奋起反抗。
5、注意环境描写对主题表达的暗示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也是为主题表达服务的,它有极强的暗示和伏笔作用。例如鲁迅小说《祝福》,鲁迅先生选择了一个过年的环境,过年是封建传统表现最充分的时节,也是最有温情和温和的时节,但祥林嫂祥林嫂再嫁、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的死,鲁镇的一般民众都表现得冷漠、麻木、无情。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却无丝毫的同情,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他害怕祥林嫂玷污了他的祖先而不让她参加祭祀活动。他对祥林嫂的歧视毁灭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在新年的祝福声中祥林嫂被扫地出门穷困而死,社会的残忍与默然表现的淋沥尽致,人性的冷酷与穷人的无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症结。
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具限于以上所谈到的几个方面,应当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读进去是关键,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要注意虚构与现实的结合,善于思考,善于与人生、社会、人性结合起来综合性的分析、思考,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