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琵琶行》教学设计

(2018-03-18 20:35:51)
分类: 教学点滴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知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美;

2.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妙处,体会该诗的描声艺术。

3.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

【重点与难点】

1.感受诗歌悲剧美,鉴赏诗歌描声艺术是重点;

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本诗的难点。

【学法指导】感悟阅读、体悟感知、涵泳理解,体味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士,一个山野樵夫,演绎了一曲音乐传奇;一千多你啊你按,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用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悠悠的浔阳江边,瑟瑟秋风中,一个美丽忧伤的故事便诞生了,一直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琵琶行》,体味诗人的情感和心灵。

二、诵读鉴赏:

(一)学生集体对照注释吟诵全诗,体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背景介绍

1.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但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则独善其身 

三、师生研读,教师点拨

1.诗歌的开头,诗人描写了那些景物?铺设了怎样的离别之情?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诗歌开头,暮色暗淡,霜叶衰草,荒凉寥落,没有音乐,主客无言,黯然神伤,主人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凌乱,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2.诗人和歌女有着怎样的共同经历呢?

明确:他们都来自长安。经历相似:

歌女:境况: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身份遭遇:京倡  商妇  

诗人:境况: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身份遭遇:京官  谪官  

相似的经历,相同的遭遇,让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心感受。

第二课时

鉴赏诗歌的音乐描写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描声艺术。

一、诗歌中有几次声音描写?有怎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明确: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为诗歌奠定基调:悲凉哀怨。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诗人醉不成欢惨将别,以主、客的情绪和离愁,写主客情怀,主人忘归客不发

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接着调弦定音,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写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旋律低沉抑郁。

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青年时代的琵琶女,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老大嫁作商人妇。但现实是无法回避,

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银瓶乍破水浆迸写出很强的音乐感,借力度的重,宣泄琵琶女的幽愁暗恨,表现出很强的气势。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借声音的质感,如裂帛,写出琵琶女的心碎,道出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乐曲收束时戛然而止,留给听众的是深深的回味。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三闻乐,知人重闻声,陷入悲凉。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二、本文描写音乐的方法。

1.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高、节奏、旋律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2.双关: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3. 动静结合:有声和无声的对比。

4.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5.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把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有画面感。

 

第三课时

一、琵琶女的人生:

明确:诗歌不仅重点描绘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而且详细叙述了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浔阳江口,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故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

年少时,她可谓色艺俱佳,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恋,故而旋律一转: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往日盈盈笑语,“间关莺语花底滑”似现在的愉快叙说。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坠入痛苦,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至此,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故而旋律又一转:“幽咽泉流冰下难”。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她陷入深深思考,故而旋律“暂歇”,给人以“别有幽愁暗恨生”之感。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丈夫“重利轻别离”,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琵琶声似“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薄情寡义的愤怒控诉。收束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二、司马青衫湿:

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伤: 

        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三、小结: 

伤物,伤曲,伤人,伤己,伤别,这诸多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情感,琵琶女与诗人萍水相逢,以诚相见,理解诗人,借曲抚慰,可谓知己难觅,故而诗人激动得泪洒青衫。  ,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诗人不仅表达出对琵琶女的同情,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琵琶女的身上,借琵琶女诉说了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伤感。

板书设计

 

                                                

琵琶女             红极一时          门庭冷落  

                           欢乐奢华          寂寞凄凉 

                           技艺超凡          色衰沦落 

                                                                       同是天涯沦落人

                           才华横溢          被贬沦落         同病相怜成知音

白居易             得志升迁          被贬离京       

 春风得意          孤独苦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