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幼儿园音乐教育儿童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 |

事实上,好的乐曲具有很深的内涵,需要我们反复体会。不论是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还是家庭的音乐教育,在实施音乐教育之前,教师(或者爸爸妈妈)一定要对音乐作品有足够的认识,这是上好音乐课程的基础。
许多家长、甚至一些教师认为自己不懂得五线谱、不会弹钢琴,因此,就无法在音乐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也许技能技法的指导,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对音乐的欣赏与感受却可以同宝宝分享。既使自己对技能掌握到很好,如果对作品本身缺乏认识,也不能教好宝宝。
下面我们以清晨为主题,说一下音乐的作品分析。
这里,用两个音乐素材:一个是挪威的音乐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晨曲》,这也是许多孩子经常弹奏的乐曲之一;另一个是快乐音符课题组自己创作的古诗词音乐《春晓》。一个类似于西方的油画,具象、厚重,另一个则如同国画,清新、淡雅。
《春晓》是古代诗人孟浩然的佳作。诗人春夜入眠,竟然没有发觉到天已经亮了,等到耳边听闻啼鸟啾啾,才被惊醒,醒来眼见户外春雨初霁,天朗气清,回想夜里风雨潇潇,禁不住问道:此时应该花落满地了吧?这首古诗表现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众鸟喧闹,红花遍地。给人一种春光似海,春意正浓的美的感受。
-
音域:d~s
-
拍子:4/4拍
-
结构:AA1
-
节奏元素:X XX XX X,X―――
作品分析能够让我们了解音乐的时代背景以及意境,继而将乐曲所涉及到的音乐方面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例如,音域、拍子、结构以及节奏元素等等。这样,在后面的音乐活动(歌唱、律动、乐器演奏等)中,就能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
前一篇:大脑有形成音乐能力的敏感期
后一篇:音乐能够促进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