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品分析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

(2007-12-09 14:36:17)
标签:

教育杂谈

幼儿园音乐教育

儿童音乐教育

家庭音乐教育

作品分析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音乐以及艺术都是情感的、感性的,我们很难用一些指标来衡量。对于一首乐曲,我们总是用“好听”、“我喜欢”等来概括。幼儿园的老师们、爸爸妈妈们也经常这样问宝宝“这首歌,好听吗?”,宝宝们总是异口声地回答“好-听--”。
事实上,好的乐曲具有很深的内涵,需要我们反复体会。不论是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还是家庭的音乐教育,在实施音乐教育之前,教师(或者爸爸妈妈)一定要对音乐作品有足够的认识,这是上好音乐课程的基础。
许多家长、甚至一些教师认为自己不懂得五线谱、不会弹钢琴,因此,就无法在音乐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也许技能技法的指导,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对音乐的欣赏与感受却可以同宝宝分享。既使自己对技能掌握到很好,如果对作品本身缺乏认识,也不能教好宝宝。
下面我们以清晨为主题,说一下音乐的作品分析。
这里,用两个音乐素材:一个是挪威的音乐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晨曲》,这也是许多孩子经常弹奏的乐曲之一;另一个是快乐音符课题组自己创作的古诗词音乐《春晓》。一个类似于西方的油画,具象、厚重,另一个则如同国画,清新、淡雅。
作品分析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
 
 在《晨曲》中,音乐一开始,长笛轻柔地吹出静谧、安详的音乐主题,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旋律和平稳的6/8拍节奏,使其又具有清新的牧歌风味。这一象征晨曦的音乐主题令人进入恬静温馨的田园诗般的意境。双簧管接着长笛将主题延续下去,随后,又是长笛重复主题,但在移高小三度的调上进行。突出弦乐音响的整个乐队的加入,暗示从沉睡中苏醒的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逐渐地,音乐在宁静的气氛中消失。
作品分析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
《春晓》是古代诗人孟浩然的佳作。诗人春夜入眠,竟然没有发觉到天已经亮了,等到耳边听闻啼鸟啾啾,才被惊醒,醒来眼见户外春雨初霁,天朗气清,回想夜里风雨潇潇,禁不住问道:此时应该花落满地了吧?这首古诗表现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众鸟喧闹,红花遍地。给人一种春光似海,春意正浓的美的感受。
  • 音域:d~s
  • 拍子:4/4拍
  • 结构:AA1
  • 节奏元素:X XX XX X,X―――

作品分析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

作品分析能够让我们了解音乐的时代背景以及意境,继而将乐曲所涉及到的音乐方面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例如,音域、拍子、结构以及节奏元素等等。这样,在后面的音乐活动(歌唱、律动、乐器演奏等)中,就能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