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向蓝天的哥特式建筑

(2010-12-06 01:50:16)
标签:

法国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教堂

拱顶

沙特尔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分类: 建筑是一首哲理诗

    因为从事房地产,继而对房屋的构造和堆砌方式也被迫有了那么一点兴趣。

    毕竟是外行,看个热闹而已,所以对于建筑要比结构感兴趣的多,对于结合历史来欣赏的建筑就更加痴迷。所以偶尔培训讲课时讲到沙贾汗和泰姬陵那哀婉的故事,自己总会沉醉其中,忘了是欣赏建筑还是欣赏历史。

    受父亲影响,还是对人文更感兴趣。因自己性格,更愿意结合历史去品味。

冲向蓝天的哥特式建筑冲向蓝天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是个很特别的词汇,对“野蛮人”及其引申的“自由”是我根深蒂固的印象,而且从中文发音来讲,比洛可可和包豪斯之类要发音舒服一些,当然巴洛克也不错。BUT,先哥特吧!

    哥特式建筑继承了罗曼式建筑的很多特点。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斯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作为当时的新建筑风格有下列优点:在礼拜仪式方面,保留了基本的十字形平面设计,有东端的祭坛、往中殿行进的空间和举行私人礼拜的侧礼拜堂。在结构方面,它不再需要厚重的石材,却可以建造更高更冲向蓝天的哥特式建筑多样化的拱顶。这样一来,墙壁所空出来的空间就可以用雕塑、绘画和玻璃彩绘来教育无知的信徒。这样创造出来的建筑综合体有统一的结构和细节装饰,同时又能启发对真理的认知。哥特式风格在建筑史上展现了最光辉的荣耀,法国是诸国之中对哥特式风格最为恋栈的一个。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尖肋拱顶:冲向蓝天的哥特式建筑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 

    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通过应用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门: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束柱: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哥德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持续至十六世纪,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别的还用再罗列吗?

    古老的欧洲,也许遍地都可以寻到哥特的存在和影响。

    十天八天,甚至十个月,都看不完,毕竟,已经将近一千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想念宝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