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散文之《逆行的腊肉》(一)

(2022-08-30 10:16:56)
   

逆行的腊肉

翁大明

走过不少地方吃过不少腊肉,比如在张家界吃湘西的腊肉,在西双版纳吃云南的腊肉,在五台山吃山西的腊肉,也在拼多多上拼过四川的腊肉,但总觉的那些腊肉不及我家乡陕西坪的腊肉,总也吃不出家乡西坪腊肉的那种味。


老家西坪的腊肉没有刻意的腌制,也用松枝柏枝之类的反复熏,是那种纯天然的干肉,灶上一煮,十里八里都闻到香,精肉红丝丝,肥肉亮晶晶,趁热切一块,味道纯正,香味久远,吃了那真的是还想再吃。


小时候就是眼巴巴地想吃这腊肉。年跟前杀了猪,切成块,抹了盐,码在木盆腌两天,父亲便用葛腾或者草绳串起来,一块块挂在堂屋的屋梁上,风从大门外吹进雪花,在这一排猪肉上绕来绕去。渐渐春暖花开春去夏来,这肉愈发的瓷定定,有油滴下来,堂屋地下一道油印,扫不掉的。


两坪村不是全县最边远的那个村嘛,离县城离集镇都远,乡亲们一年到头要吃的油和肉,全靠家里自己喂猪,偿若不喂,哪里有钱有肉票进城去买?所以虽然粮食并不宽余,母亲还是坚持每年喂一头两头。区上公社的干部来,母亲取一块煮;陕西湖北的亲戚朋友来,母亲取一块煮;请个木匠蔑匠,母亲也取一块煮。三煮两煮的,那梁上的腊肉就越来越稀,越来越少,还没到秋天呢,那腊肉差不多就吃完了。所以盼家里来人,来人了才有肉吃,哪怕喝点肉汤,那也香得很呐!想吃腊肉又没人来,便呆呆地朝梁上看,心想母亲要是也煮一块,光是我们一家人吃一顿,该多好呀!母亲叹息道:都吃完了,来个客人,请个匠人,吃啥?


长大后依然馋这腊肉。每次大老远回去,说是看望父母,其实也是惦记那屋梁上的腊肉,惦记那煮熟的腊肉散发出来的不一样的香。从这个酒店到那个酒店,从这个餐厅到那个餐厅,我陪別人吃,別人也陪我吃,大大小小的饭局里时常也会有一盘腊肉端上来,我趁了别人行令喝酒的功夫吃这肉,试图从这腊肉中尝出母亲的手艺,尝出家乡的味道。但我终是没能在酒店的餐桌上尝出来,心想还是回老家吧,回老家西坪吃母亲煮的腊肉,老家的腊肉比这餐桌上的腊肉好吃,也胜过这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胡须不是胡须,尾巴不是尾巴的龙虾。这长大了回去,不必眼巴巴地看这腊肉流口水,母亲自是早早地取一块泡了,放在锅里文火慢煮,或塞进罐子里炖。等我回来,满满一大盘子木耳炒腊肉,或者洋芋粉炒腊肉端上来,抽了筷子专拣好的往我碗里堆,生怕我吃的少,边夹边说:“你回来多住两天,我给你做腊肉扣碗,萝卜干跟干豆角都,垫底蒸了,你吃一顿再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