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度出手降息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九月中旬来央行第五次降息,将增加1200亿流动资金,对市场来说构成利好,特别是对地产股来说算是利好,不过还是那句话,持币者千万不要因为降息而去盲目买入地产股;对于银行股来说,由于半年期和三年以上的贷款降息0.18个百分比,低于存款利率的降低幅度,加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比,所以银行股算是受益者,但是考虑到活期存款利率并没有调整,加之存款利率下调对银行的吸储也造成一定的困难,两相对冲,对于银行股来说只能算是中性偏多的消息;另外对水泥、建材、石化、电力、纺织、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以及保险业来说,都构成一定的利好。
总的说来,这次虽然降息,但是力度并没有超过市场预期,甚至在市场预期以下,所以走出冲高回落甚至高开低走(高开也高开不了太多,开盘价或者开盘前五分钟就是当日最高点位的可能性不小)的可能性极大。在全球利率零趋势化的时代,降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除非降息幅度特大,否则对股市的影响将越来越不明显,今天应该也是如此。从另一方面来讲,经过频繁降息后降息空间也渐渐减少,同时也表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严峻,政府还应出台包括减税等更多措施来刺激经济回暖和提振市场信心,事实上真正的良药还是在于“限制大小非减持”和“拿出真金白银设立平准基金来托市”,宪法如果不合理都可以修改,何况“大小非协议”呢!
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上市公司购入股份合计约5.99亿股,增持金额合计约39.24亿元。控股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分布广泛,央企28家、地方国企56家、民营企业40家。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的新规定出台后的今年9、10月份,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高管、战略投资者何其他股东合计增持股份和增持金额军超过大小非减持数。这对市场来说算是一件好事,毕竟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小非问题,大股东增持超过大小非减持份额对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有很大作用,同时也是一大炒作题材。另外一点,最近一些公司如金牛能源、川投能源、东方航空等都相继公布了国资注入计划,股价均出现暴涨,上至中央企业,下至地方国资,向上市公司注资的热情日益高涨,从某种程度上说,央企整合实际上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变相的大股东增持行为。
其实央行降息的消息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如果不降息的话大盘也许还会继续“权重股下跌,小盘股活跃”的情景,投资者还可以“轻大盘重个股”,做好个股行情;这次降息可能暂时止住权重股下跌的步伐,这么一来不少中小板个股反而很可能出现滞涨一幕,同时这些个股还会伴随成交量的放大。在我看来,降息非但不应该成为加大仓位或者空仓者入场的信号,对于重仓或者满仓者来说,反而应该逢高做出减仓的决定。个股短线关注医药、3G、世博会概念股,当然了中小板个股依然是主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