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周末证监会回应市场五大热点问题,否认IPO重启农行尚不具备条件(言下之意具备条件后就会抓紧IPO);尚未允许中国建筑公开招股(接下来随时会批准);强调新股发行按照市场情况来把握节奏(说明新股发行不会停止,股市只要敢涨,他就敢发新股);黄光裕涉及重大市场违规操作(这将使更多的大大小小庄家短期内有所收敛,甚至选择退出股市,将抑制机构做多热情,“水至清则无鱼”);QDII有望投资台湾股市(如果接下来签署两岸合作备忘的话,大陆流入台湾的资金很可能会多于台湾流入大陆的资金)。对这一条消息没必要看的过于乐观。
12月份限售股解禁数量排在全年第二,将有233多亿股的限售股陆续解禁,按照上周五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累计达到1758多亿元,无疑它们将给A股带来巨大压力,“大小非猛于虎”此话不假。海通证券11月的限售股解禁已经导致其股价出现连续三个跌停,12月还有规模更大的两批解禁股上市,等待海通证券的即便不是一路狂跌,至少也必定不会是酣畅淋漓的上涨,后市我们坚决回避。长江证券近5.94亿股股改限售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226.6%)和太平洋2.24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是目前流通股本的五倍多)也将在月底解禁,三家券商股都面临解禁压力,虽然券商股一直股性较活,今天起券商也可以申请融资融券业务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利好对其都构成利好,不过还是建议短期内不要接触券商股。大小非问题将考验市场承受能力,是本月影响大盘的重大问题。
看到一条“社保基金将追加部分股票投资以稳定市场信心”的消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着手采取扩大指数化投资规模、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挂牌后的国开行和农行、向重庆高速等项目提供信托贷款等方式,支持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首先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不可以随随便便拿来到二级市场炒股票的,更多的还是入股国开行和农行等等将来上市的大公司做战略投资者,这不就等于又制造了一些大小非等待若干年后上市么!为什么市场怕什么痛恨什么,就偏偏来什么呢?二级市场到底会买入多少数量实在令人怀疑。另外一点,如果社保基金追加股票投资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积极入市后,学汇金公司那样象征性的买工、中、建行各200万股就没有下文了,那投资者不就是被忽悠了,还是那句话,到底是“给我上”,还是“跟我上”?这个问题管理层应该明示,不要和大家“诈金花”。
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30日联合宣布,从1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大到14个省区市,并从明年2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广,各地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四年。连续四年在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这对电器股以及家电连锁股构成利好,关注其中交易性机会。
接下来市场的主线还是集中在受益于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部分投资品行业,包括铁路相关行业、水泥、工程建筑、机械、电力设备电网建设、建材等子行业。其它象有3G牌照概念的通信股、医改概念的医药股、燃油税改革概念的部分化工股、汽车股、公路机场港口航运股、下半年消费高峰概念的消费股、煤价受益概念的电力股、航空母舰建造概念的军工股、“国美事件”受益的商业股、国资委注资概念股、融资融券业务概念的券商股、大股东增持回购股等等,都只是一些结构性交易性机会,只可短炒,不可长持。
目前股指呈现深强沪弱的态势,这和两桶油、三大行以及保险股表现不佳有关,
特别是几只保险股已经有破位的迹象,我们都知道权重股要走好的话,没有资金的关注是不行的;而从降息后大盘股的表现来看,实在令人失望,“国家队”基本上无所作为,金融股最近以来表现这么差劲必有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也许过不了多久,就有深度剖析的权威文章出来。在“国家队”无为而治的情况下,期望股指往上迅速上涨无疑有些奢侈。周末消息面表面上有些偏暖,但在好多传言没有得到管理层肯定的解答前,市场往往会不领情,虽然深成指目前在60日线上方,但是沪指已经退守30日线,今日股指收出十字星的概念较大,后市极有可能向下回补1762-1782点的向上跳空缺口。操作上继续保持观望,不要轻易敲下买进的键盘,短线注意电器股、券商股的交易性机会,继续关注受益于国家投资的基建类个股的中线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