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们的思想跳出去

(2009-04-24 16:48:54)
分类: 思想划痕
让我们的思想跳出去
 
    前几天,一位朋友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说“看客”这个名字。于是我就借这个博客的名字,说点东西。
    我们的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或明或暗在我们身边潜伏或发生。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矛盾,团体与团体之间有矛盾,个人与个人之间有矛盾。就是在同一个人身上,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
    我们人类又是一个能够欣赏“美”的生物,我们不希望看到这样多的矛盾。很久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渴望一个没有矛盾的和谐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减少周围的矛盾而不懈努力。
我们的圣人看到世界上这么多矛盾,他没办法里清楚这无尽的矛盾,于是他很头痛。他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不去管它们,提倡《中庸》,希望我们不要被矛盾的锐利所刺伤。不过,他自己也说“道之不行久矣。”
    近代的哲人比我们的祖先勇敢一些,他们看到这些矛盾,于是试图去解决这些矛盾。要解决矛盾,首先要认识矛盾。“辩证法”一出天下白。这种认识矛盾的思想,已经被证明是有用的。在圣贤的手里,用“辩证法”分析矛盾,就可以找出其根源,就可以着手解决矛盾。但是,在小人手里“辩证法”就成了搅浑水的强大武器,反而让无尽的矛盾更加扑朔迷离。
为什么在大家都努力解决矛盾的时候,总有些人就要出来搅混水,散布言论混淆视听?两个字:“利益”。因为“黑夜中有星光,阳光下有阴影。”这些人就是矛盾中“非”的一方,一旦这个矛盾的“是”为众人所认可,他们就在无藏身之处,他们的利益就受到损失。于是,他们就利用“黑夜中的星光”,诉说自己的发光之处,以获得人们的支持;利用“阳光下的阴影”,诉说自己的凄凉,以博得众人的同情。
君子之间“道理越辩越明”。若有小人从中作梗,辩论就成了无意义的扯皮。不幸的是,君子是稀缺资源,而小人比比皆是。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矛盾双方都不缺乏小人的存在,于是很多矛盾就变成利益的争夺,而不是“是非”的判断。
    我们人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矛盾发生关系,我们的利益也不可避免的涉及与其中。一旦有自己的利益牵扯其中,我们就不能公正客观的看待矛盾,我们会希望矛盾的解决偏向自己一方。这是正常的一个思维过程,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于是,舍弃自己利益的行为才会显得如此高尚。
我们希望解决矛盾,我们还希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于是随着我们的努力,不仅原有的矛盾的不到到解决,而且还会增加更多的新矛盾。这个世界上的矛盾就这样疯狂的增长着,越来越多,永无止境。
    很久以前就有贤人智者发现只有没有利益牵扯,人们才能公正的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于是,他们选择去出家、隐居。让自己脱离社会,希望能够减少自己在社会中的利益牵扯,能更好的去分析这个世界的矛盾的根源。他们出家、隐居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思想过程。后世的出家、隐居者,大多徒有其形,并没有真正减少自己在红尘中的利益。所以“和尚是光头,光头不一定是和尚。”
我们学习了先人们的经验。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利益在其中的牵扯。一个人的利益牵扯越多,他的立场也就越不公平,他的观点也就越错误。只有驱除利益蒙在我们眼睛上的浓雾,我们才能看到矛盾的真实面貌,才能正确的分析和解决矛盾。
    那么,怎样才能“驱除利益蒙在我们眼睛上的浓雾”?毕竟我们已经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了。我的想法就是“让思想跳出去”,让你的思想跳出你的身体,跳出你的生活,用另一个人的眼光,用尽量客观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或许也不能完全让一个人不受利益的支配,但是可以大大的减少个人利益对一个人思想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跳出得越远,他的思想就越客观公正,他对矛盾的分析和解决也就越正确。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是无私的圣贤。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矛盾不断的减少,社会越来越和谐。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边观浪有感
后一篇:游金丝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