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边观浪有感

(2009-04-17 10:15:19)
标签:

波浪

浪花

观点

感悟

杂谈

分类: 思想划痕

 

那日上午,一人一包,踏上美丽的环岛路。

 

早上,路上人很少,仅有一两个老人、学生,在环岛路旁的沙滩上游荡。很是安静。

适逢涨潮时段,一道又一道波浪从海的深处涌向沙滩,一次次把海水向滩涂方向推进。

海面上波浪的起伏有高有低,

涌上岸形成的水线有多有少,

形成的浪花也大小各异。

 

我很好奇,怎样的波浪能够更多的推进水线,打出更绚丽的浪花?是不是越高的波浪,就能更好的推进水线,打出更绚丽的浪花?

答案似乎不是这样。经过我一小段时间的观察,涌来的波头越高,推进的水线的确越多。但是,浪花的绚丽程度似乎和它无关。能不能打出漂亮的浪花,看来不是仅靠波浪的大小能够决定的。

浪花的形成,是因为从滩头退下去的海水,阻住了涌向海滩的波浪前进的路线。两者相撞,后者更胜一筹。当两个方向的水量相近,且涌向滩头的水稍多时,就能打出绚丽灿烂的浪花,即使这一波浪不够高大。如果退下的海水较少,即使到来的这一波波浪在高,也只能打出一排小小的浪花。如果退下的海水很多,多过前来的波浪……嗯,这是在涨潮。

所以说,波浪越高,推进的水线就越多。撞击的越激烈,产生的浪花就越大。

 

由这波和浪,我想到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观点,不和这些波浪一样。一拨一拨的涌现,前赴后继的消失。有一些,能够在历史的沙滩上留下痕迹;有一些则能在时代中打出绚丽的浪花。

一个观点中的“实质”的价值,就如一道波浪的高低。越有价值的观点,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独特的痕迹就越深。就如同越高的波浪,能够推进越多的水线。很多的观点,很快就被人忘却,在历史中泯灭。就如同那些涌上沙滩仍够不及之前水线的波浪。

一个观点能不能引起世人的关注,就如波浪能不能产生绚丽的浪花。一个观点,只要反对的声音够响亮,但又压不过支持的声音。这样的观点就能引起众人的关注,引起大家的议论,就像一排绚丽夺目的浪花。浪花的大小,与产生的水线无关。观点的热烈程度,和它能不能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也没有关系。

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产生后很就,才被人们所重视。五十年前的报纸曾经热议过的问题,现在还有多少能被我们知晓?所以,一个观点的价值,不在于能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于其中的内涵。

 

 

我看着手里的半页纸,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是那样的伤心。“也许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样一些人。”我照着纸往下念,声音在静悄悄的大厅里回响。 

“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 

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 

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量子力学。 

数学J.H莱姆伯脱,高斯,黎曼,罗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非欧几何诞生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毫无用处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 

何夕提出并于公元1999年完成的微连续理论,一百五十年后这一成果最终导致了大统一场理论方程式的诞生。“

世界沉默着,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后面那千百年的寂寞时光。 

                                         ————摘自小说《伤心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