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后现代主义主要思想特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等的高度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性,引起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消费文化占据主流,文化产品包括艺术的生产也成了一种商品生产,为了适应商品的供求关系,这些文化产品不得不不断地变化形式,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这样,后现代艺术现象应运而生,同时,也催生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历来的艺术哲学观是一种全方位的冲击,它的一系列主要的主张,彻底否定了传统的艺术哲学,完全掀翻了对艺术进行哲学解释的理论基石,其虚无式的否定和毁灭性的反叛,使艺术几乎远离哲学,把艺术视为是不要理论的艺术。
后现代理论批判原来艺术哲学的“元话语”,反对“宏大叙事”(利奥塔语)。在后现代理论家的视野里,“元话语”和“宏大叙事”在传统哲学中是与其重要范畴密切联系的,但正处于解体中。
比如,福柯以其“系谱学”方法,对各种知识理性进行批判性解构,使理性、主体、自我、人的解放等都陷于解体中,进入消解之列。“元话语”试图为科学立法,为各种科学理论的存在作合理的论证,在后现代的理论家看来,这种单一话语权的“元话语”该被瓦解,而且正在被瓦解中,当今,对科学理论的合理性论证已经失灵了,“元话语”的“合法性”神话也在消失。比如利奥塔就对启蒙思想所包含的“宏大叙事”进行解构,提出其“微型叙事”取而代之。这实际上是在批判和推翻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公认的理论基点,是在反对和否定传统的范畴体系,想完全摧毁传统理论的话语结构和叙事方式。
再如,后现代理论反对逻各斯中心论,反对真理性观念。在后现代理论家眼里,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人在生活世界中的所有认识和活动都没有普遍适用的逻辑,人类精神中没有普遍有效的思维方式,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普遍价值标准。他们认为,理性中心论是荒谬的,终极性的真理是不存在的,真理是由具有塑造现实观念的语言建构而成的,所以,真理只有其相对性。他们还认为,人并不是语言的中心,是语言控制我们而不是我们控制语言,语言问题是文化的主题,人的社会关系是由语言关系决定的。语言在重构中具有不确定性,其意义具有差异性。所以,语言的意义中并不包含着绝对真理。理论的功能并不在于去探讨真理,而只对现象进行批判,理论只是语言的游戏。逻各斯中心的消失,本质论的消解,真理性观念的模糊,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不确定性”,因而,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可怀疑的。实际上,这是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最终根据进行摧毁,是对传统公认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的否定,置理论探索于普遍的怀疑论之中。
又如,后现代理论转换知识的功能,着力消解知识的权力。现代社会的发展促成了极为发达的商品生产机制,精神生产成为了商品生产,知识成了商品,知识的产生已经不是像以前一样是由认识的创造性获得的,而是通过复制得来的,以此相关,知识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知识原来是具有启蒙功能的,现在变成了专家所控制的符号,这又直接导致了知识变成为权力的象征。在现代派理论家看来,现代社会,权力作为社会统治的基础,正是隐藏在各种文化形式之中,权力与知识结成了联盟,权力利用知识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因此,知识已不再中立,也失去了客观性。大量复制的知识在像奴仆一样为权力服务。现代派的这一观点,这实际上是抓住了现代社会知识的一些片面性发展的现象,力图消解知识的客观性和中立特点,实际上也是怀疑主义和不确定性观点的表现。
现代派理论反对形而上学,批判理性逻各斯,否定本体论,推翻二元论思维方式,消解知识的客观性,取消真理标准,致力于对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本质论进行“治疗”或“解构”,实际上是把理论话语引向了无法理性言说或无逻辑性言说的境地。
如果是积极的理论探索,而不只是喧嚣和泄恨,后现代主义再往前走,也只能通过某种方式拐回去了,因为对哲理话语的彻底否定,再往前,是无路可走的。
http://s15/middle/4ea3a6a3gc94f72ecb38e&690
福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