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镜堂简介

(2010-07-02 09:27:45)
标签:

杂谈

         基本情况

何镜堂,男,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科技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南粤杰出劳模。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界最高奖)。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国庆60周年“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主要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形成“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哲理和创作思想,打造了全国一流水平的建筑创作团队和学术研究群体,并且在国际方案竞标中硕果累累,树立了文化博览建筑、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高层建筑、体育建筑、会展建筑等五个优势设计领域的建筑品牌。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的重大或复杂的工程有两百多项,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一百多项,其中获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4项。近期主持创作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如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北京奥运会摔跤馆及羽毛球馆等。 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何镜堂院士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

何院士主持创建了全国建筑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中国建筑学科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出版了《当代中国建筑师——何镜堂》等九部著作专著,并在《建筑学报》等权威刊物发表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创作出大量优秀设计成果,又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高素质的建筑英才。至今培养博士50名,博士后3名,硕士44名,其中9名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有的已晋升教授、院长、总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设计的主要骨干力量。

         代表作品

(1)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

(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3)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4)2008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及摔跤馆

(5)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

(6)天津博物馆

(7)浙江大学紫金校区

(8)钱学森图书馆

(9)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校区、广东药学院校区

(10)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