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情可待(二)

(2009-08-25 10:07:36)
标签:

此情可待

情感

  3

  一进报国寺,便见山门高挂康熙皇帝御书“报国寺”匾额,因为寺院本是“三教会宗”之地,所以寺门上的对联“独思喻道,敷坐说经”,还可以看出道家的意味。

  寺院规模宏大,排列有序。寺院内一共有四座大殿,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从前至后分别是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四座大殿依山而上,逐级高,有典型的四川庭院式民居风格。寺内丹桂飘香,花园幽静,树木婆娑;殿中佛像穆立,神态各异。殿外的香炉里,香火旺盛,余烟袅袅。

  因为已近黄昏,游人比较少了。我和阿仁在各个佛殿外烧完香后,便随意在寺院内漫步。

  这时,我们注意到大雄宝殿左侧的一个小台上,有一位老僧在那里合十静坐,只见他须眉全白,面相奇特。他似乎对我们的一举一动十分留意,这引起了我们俩的好奇心。

  我们恭敬地走到这位老僧旁边,对他合十,说:“大师有礼!”

  那位高僧微微睁眼看着我们,双手合十,说:“施主有礼!”

  我问:“大师一定是世外高僧,不知对我和我的友人有什么告示,是否可以示明?”

  那位高僧缓缓说道:“贫僧看施主相貌奇特,一定有过一番很惊人的奇遇。你的朋友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如果施主有兴趣,可以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

  这时,我注意到他旁边有一个签筒,出于好奇,我说:“好的,大师。我对求签很有兴趣,能否求上一签,大师给解一解?”

  那位高僧捻须微笑,微微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若施主有兴趣,就请便吧。”

  我虔诚地跪下,晃动签筒,一支签掉了下来,拿起一看,上面写着:“梧桐落叶秋将暮,行客归程去似云。谢得天公高着力,顺风航船载宝珍。”我看了几遍,还是不懂,便拿签向大师请教。大师看了签后微笑道:“施主意气风发,年轻时一定吃了不少苦头,中年事业有成,晚年将福寿双全,是一支上上签。恭喜施主,恭喜施主。”

  我听了,也很高兴,忙让阿仁也求上一签。阿不推辞,虔诚跪下,晃动签筒,没几下,一支签掉出。我忙凑过去看,阿仁的签文是:“无端风雨催春去,落尽枝头桃李花。桃畔有人歌且笑,知君心事乱如麻。”

阿仁念了几遍签文,也不得其解,拿着签请教老僧:“大师,这个签似乎有些不吉,还望大师明示。”

  老僧拿过签,看了一眼签文,缓缓说:“阿弥陀佛,施主聪明绝顶,难道不能解诗中之意吗?人只要有真心慈悲于怀,保持忏悔之心,同样能在佛祖的普照之下,再次享受一个春光灿烂的人间。”

  阿仁和我听了一团雾水,不解其意。阿仁继续追问:“请恕弟子愚钝,不能理解大师的话,还请大师进一步道明,化解我心中的疑问。”

  大师呵呵笑了笑,说:“施主心乱如麻,说明施主很有悔意。施主想想,少年时是否做过荒唐事,是否有遗憾留在心中?”

  阿仁似乎有些吃惊,急急追问:“大师的意思是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做了糊涂事,现在应该好好地忏悔?”

  “施主不必太在意,贫僧不是这个意思。”大师说,“‘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因不生恶果,恶果不由善因,丝毫不能假借。施主若有向善之心,又何须忏悔?”

  我听了,更加糊涂。阿仁神色有些紧张,可能他也没有听明白,呆呆盯着高僧,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大师,弟子还是不明白。弟子不知道现在弥补过去的错事能否还来得及?请大师明示!”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高僧连念几句佛号,之后才缓缓说道:“‘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问未来果,现在作者是’。‘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施主聪明绝顶,不必老衲再明说了。”说毕,高僧眉眼低垂,手转念珠,不再说话。

  阿仁仍然呆呆地看着高僧,欲言又止。我看高僧也不太可能再说什么了,便拉着阿仁向大师告辞,离开报国寺。

 

   4

  我们离开报国寺后,阿仁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失魂落魄,不断唉声叹气。我几次问他怎么了,他也不回答,只好安慰他,一切不必太在意。

  我们徒步走到山下的旅馆里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阿仁突然发起莫名其妙的高烧,卧床不起。在远离家人的客店病倒,可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何况这里还是峨眉山的风景区,有病也不好医治。我想阿仁肯定是早上看日出的时候着凉了,好在我们两个都是医生。我给阿仁吃了一些药,让他在房间里好好休息,便一个人出去吃早餐了。

  早餐过后,我去看阿仁,阿仁的高烧果然退了一些,精神有些好转,但要旅行暂时还是不太方便,我建议阿仁在这里住上一天,好好休息,等身体好些了再说。好在旅馆离峨眉山路还有一里之遥,比较清静,我和阿仁可以好好的休息一天。

  整个上午,我和阿仁都呆在房间里,阿仁又吃了一些退烧药,一直睡觉,我便要了一些报纸杂志坐在房间里看。无意中,我在一张报纸的社会栏目中看到一个爱情悲剧的报道:两位年轻人互相深爱着对方,却遭到各自家长的反对。两人只好偷偷来往。不久,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然而孩子生下来后,女子的父母大发雷霆,竟然要把女儿赶出家门。男方家长竟然也不承认这个孩子,这位个女子一时想不开,便带着孩子跳河自尽了。远方打工的她的恋人知道后,也随之自杀身亡。悲剧酿成后,双方家长都后悔莫及,却已经无可挽回了。

  这个报道写得并不是很好,在我看来,这两位恋人的选择太轻易和草率,对生命太不负责任。但我还是为他们的爱情所感动。

  阿仁一觉醒来,精神好多了,我把报纸的故事讲给他,他也随着我唏嘘感叹了一番。接着,他又陷入沉思。我看他一副愁苦的样子,不想打搅,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阿仁的身体好得很快,傍晚我去找他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和我一起吃晚饭,而且精神很好,不再恍惚了,甚至吃完晚饭还建议一起到后面的小花园里散步。

  旅店后面的小花园非常优雅漂亮,园中的布置,匠心独运,无处不是佳迹胜景。园里面种着红的白的黄的玫瑰,还有各种各样牡丹,散发出甜美而优雅的清香,桂树也在微风中吐出芬芳,还有一颗不知名的树,上面挂满了一圈圈黄色的花朵,好象挂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芒,一阵风过,树上的花粉随风飘散,带着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阿仁若有所思,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端详着那棵树,突然伤心起来,感慨万分地说:“老宋,你看这多有趣,树上的花粉飘到地上,可能会变成花种,也长成一颗树,以后开花,开花以后又有花粉飘落,这地上以后说不定会有无数的新树。一粒种子,怎么能孕育这么多的生命啊!其实,这和我们人类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人类的生生不息其实和这些花草一样,都是世界万物整体中的一环。”

  我还没有说话,阿仁又继续发表他的感想:“老宋哦,你说,我们这样一个人,会有多少孩子,会有多少自己都不知道的孩子呢?我这样问你,你一定会感到很难为情,但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情,都会有自己的恋人,有时候就像这棵树,不知不觉中繁殖了后代可能都不知道。但我们人和植物不同,人有感情,会哭会笑会伤心,但是我们人有时也和这棵树一样,有时候连自己的后代也不知道散落在何处。”

  “你怎么了? ”我听了阿仁一番感想,觉得很奇怪。

  “这么一大堆种子里面,你敢说里面没有是这棵树播散出来的吗?你敢说你没有一个儿子留落街头,给人取笑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的吗?那个可怜的孩子,当他被别人取笑说没有爸爸的时候,他又如何面对的呢?”

 “阿仁,你怎么了,难道你有一个儿子丢失了吗?”我越发好奇了。

 “哦,让我好好想想,老宋。”阿仁痛苦地说,“哦,是的,我可能是有一个孩子在台湾,后来失去联系了。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在找寻他们母子俩,是误会把我们分开了,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他们。这也是我一直不愿结婚的原因。前不久,我总是做梦,梦见他们母子被人欺负,我却帮不了他们。”

  听了阿仁的话,我大吃一惊,但看到他痛苦的样子,我也不好细问,只能先安慰他:“皇天保佑,终有一天你会找到他们的。”

 “谈何容易啊!”阿仁说,“已经二十五年过去了,我的心也淡了”

 “你再仔细的想想,看看还有什么线索。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你努力,总是有回报的。你想想那位可怜的妈妈带着孩子,这么多年,肯定很辛苦的,而且没有爸爸的孩子,总会受人欺负。不管结果怎样,你总该对他们有个交代。”我劝阿仁。

  阿仁长叹一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幽幽地说:“老宋,我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诗:“忆昔嬉游伴,多陪欢乐场。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

  我颇有感触,也引诗作答:“别后嫌宵永,愁来厌岁芳。几看花结子,频见露为霜。”阿仁接道:“岁月何超忽,音容坐渺茫。往还书断绝,相思断人肠。”

   “ 好一句相思断人肠,改得好!尽把你忧思凄惋的心境托出来了。不过阿仁,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她可能赌气离开你,可在心里等着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在默默地等着你。总有这么个人。,白居易不是也说过吗:自我辞秦地,逢君客楚乡,常嗟岐异路,忽喜共舟航。”

 “我总不明白,那么久了,为什么她不让我找到她,让我痛苦,也让我失望。”

 “曾经有人说过: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阿仁沉默了一会儿,说:“时间久远,世事难料,她可能已另组家庭,我怕真的找到她时,人事全非,何故吹皱一池春水,徒呼奈何?”

 “回忆永远令人惆怅,徒增痛苦。不如付诸行动啊。

  阿仁还是摇头叹息。

  我有意逗他:“我还不明白,你究竞爱不爱她?”

  阿仁激动地指着我的鼻子,大声嚷道:“如果我不爱她,我就不会思念她。”

  我忍着笑,一本正经地说:“既然这么爱她,为何还犹豫不决,分明只是动动嘴皮子,不是真心的。谁都知道,想做的事情总会找到时间和机会,不想做的事情总找得出籍口,难道你不相信大师的话?我是说,如果她已另有家庭,那大师又为什么给你指点迷津?”

  阿仁若有所悟:“是的,老宋,你说的对!我现在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等我稍微平静一些,我把整件事从头至尾告诉你,请你给出出主意。”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好的,不论你决定怎么做,我都支持你。我们总要有勇气面对自己过去的一切,要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先好好休息,把身体养好了,把你的故事讲出来,以便从长计议。”我看阿仁情绪还有些激动天也有些凉了,生怕他再次发烧,便拉着他回旅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