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应该给菜篮子松哪几道绑

(2011-12-21 15:24:17)
标签:

杂谈

    中国政府网19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
    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为菜篮子松绑的一大举措。乐观者认为,这对降低菜价甚至让CPI数字变得更柔和,更好看有很大作用;但悲观者却认为,此举对平抑菜价是否有作用,还很难说,因为对中国菜市深入了解的人都懂,从农民的田地里走向居民的盘子里,菜们,究竟要面对多少道关口。这每一道关口,都意味着一次成本,而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之类,简直可以说是其中很小的元素了。
    一方面,是菜价便宜到让老农民们哭的地步,前段时间,河南农民韩岗因为萝卜价格太低,而免费让市民们到田里去收,结果造成哄抢场面。在他与市场之间,只隔着半公里,而这路程,却造就了十数倍的价格差异,市民们没把萝卜当成便宜来捡,在他们眼中,这免费争抢来的,显然是价值不菲的东西。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当许多地方传来菜田里的白菜已堕落到几分钱一公斤的时候,大家在城里菜店和超市里看到的,依然是坚挺的2.58元一斤;笔者所在的成都,周边市县目前莴笋正是上市季节,到田里批发,几分到一两角不等,而菜市里的价格,却从没有下过“元”,因而,当农民们听到城里人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时,都不敢相信那些菜是他们的,因为他们卖出去的,不是那个价。
    一位长期做蔬菜生意的商人给我算了一笔账。在蔬菜从农田出发,行往城里人饭桌的路上,它们要面对的分别是收菜的人工费、运输费、过路桥费、进场费、摊位费,城管、工商、卫生、税务等一系列或明或暗的开销,还要承担鲜活农产品必不可少的损耗。这还不算可能在路上遇到的拦路罚款之类费用。这里面,由油价和路桥费所组成的运输费所占比例最大,其权重可能高至菜价的五到六成。虽然国家对鲜活农产品已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对此有所缓解,但架不住石油企业几天一声吆喝地涨价,很快就将国家给的利好政策给吃掉了。而绿色通道,在某些地方实行过于严格的通行证准行制,其普适性,也正在受到消解。摊位租金和人工成本,也是一个刚需数字,一些大城市,菜市场一个小小的摊位,月租金都是数千元,这些钱,其实都分摊在那一棵棵一苗苗的菜叶上了。许多市民之所以冒着被吃秤的危险买那些被城管撵得鸡飞狗跳的小贩手中的菜,就是图能便宜了那部分摊位费。至于税费问题,多头管理之下各地明里暗里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收费,都不因菜“小”而对它有所放弃,而因菜的量大和不可或缺性,而坚强地挺立在菜价的组成成分中。
    通过这样一个膨化的旅程,即使在农民手中再低再瘦的菜价,到市民面前,都变得高贵而胖大。这就是饱受争议的“流通环节”,它由高昂的油价和多头管理的收费以及某些因利益而组织起来的团体所掌握。它就像桥头堡,在充当着有条件流通的同时,又起着阻碍的作用。而阻碍本身,也许就是产生利益的前提。因此,这些人眼中,菜价只关乎利润,而不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国计民生。当然,这首先还是一个市场机制的构建问题,与道德本身没有多大关系。水只能沿着渠道流,这是基本的定理。而市场的机制,就是水渠。
    因此,打破现有的流通模式,单一的市场格局已势在必行。开通更多的流通渠道,消除冗长的中间环节,让农民与市民的沟通距离更短,是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难的关键。国家应在除免除流通环节增值税减免的前提下,继续清理不合理税费,打通并扩大绿色通道,合理解决补贴的发放机制和涉及关键民生的公共事业的“无利润”机制,让农民和市民充分受惠。这是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但如果解决得当,对民心的安抚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之大,也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完全值得花大力气去做好。(曾颖知名媒体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