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亟须解决“两头”问题
(2011-12-21 15:23:52)
12月19日,社科院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中国历史上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蓝皮书还指出,农村人进城难以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大国的转型方向和成就,但笔者认为,城镇化进程还需解决好“两头”问题。
问题的一头是农村,正如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所言,目前全国有2.5亿左右农民工,其中1.6亿已进城。弦外之音即是大量的农村人口尤其青壮年人口已涌入城市,农村的“空心化”,也带来了农村留守孩子和空巢老人等问题。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农民的生活权益被忽视,进而导致农村老幼妇孺生存生活的窘迫,农村孩子的教育欠缺,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也上演过村主任外出打工,公章长期由父母保管使用的荒唐事件。
问题的另一头是城市,大量的农民工进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藩篱牵绊,很难拥有本地居民户口,换言之,无法享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即使是“准城镇居民”亦如此。而曾几何时,专家称我国1.28亿生活在城镇的民众无当地户口,如此说来,有1.28亿城镇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生活实际方面得不到正常的保障。至于在城市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恐怕也是空谈。而事实上,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以及自身的感受体验,我们也能窥知一二。
当然,城镇人口的增多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城市注入新的血液,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也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可是这些常理上讲的“实惠”并不如理想中的美好,倒是一些“异样”的心理甚嚣尘上。譬如蓝皮书所指的两成城里人不愿与农村人结为亲家。
面对此番“两头”困境,虽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但政府也应当抱着急切的心态去逐步解决。比如逐渐降低户籍门槛,切实保障城镇非本地居民的生活、工作条件,加大农村居民保障,缩小城乡差距等等。刘孙恒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