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城市人都变成肺癌患者
(2011-11-30 15:09:54)
标签:
杂谈 |
11月25日,由环境保护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南京)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在南京举行。据悉,广州气象专家吴兑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灰霾与肺癌有着“七年之痒”,即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而治理灰霾我国则需要30年。(11月26日《扬子晚报》)如果专家研究结论靠谱的话,意
其次,城市污染到底有多严重,需要尽快摸清并公布。也就是说,还原空气质量真相。目前,衡量空气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PM2.5标准,但据说2016年我国才会有这个标准,显然太晚了。环保部官员承认,如果增加PM2.5监测指数,全国70%的城市不达标。但这只是估计的结果,而公众需要真实的监测数据。再者,治理灰霾不能拖。即不能等到2016年有了PM2.5标准之后才来治理,而是从现在起就要下手治理。把灰霾天气数量和相关监测数据与官员政绩挂钩,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才有希望减少灰霾危害。从相关报道来看,灰霾不仅是肺癌致病头号杀手,还会影响人的情绪以及引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前一篇:别让居民的收入增长在权力的数字里
后一篇:开放互动让民意搭上微博问政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