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大爆炸我们都不是旁观者
(2011-11-03 15:39:23)
标签:
杂谈 |
11月1日,福泉一家公司两辆汽车从湖南运送炸药前往贵阳,途经福泉市马场坪匝道口修理厂时发生爆炸。初步调查,两辆汽车上共装有炸药72吨,事故已经造成多人死亡,约300人不同程度受伤。
想象一下那些不忍被回望的惊心时刻吧,我们就会知道,危险是怎样真切地潜伏在自己的身边。两辆长途运载大量炸药的汽车,本应该得到最“万无一失”的安全保护,结果却在光天化日之下催生了几乎摧毁周边一切式的伤害,这是对安全的讽刺?还是安全本身就被漠视?尽管最后的事故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但爆炸无疑是令人惊骇的,也是值得深思的。在我看来,与其说这起爆炸事件表现了安全意识疏忽后的极限后果,不如说它是一个风险社会的隐喻。相比于传统社会的封闭特点,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匿名性带来了新的机会外,也容易衍生出集体性的风险。
当更多人的命运与那两辆装载着危险品的汽车联系起来,它无疑已经是现代性风险社会最残忍的标本。福泉大爆炸如何发生?在它的背后,一定有着层层细节失误的累加。炸药出厂的安保措施是否严格遵守,运载途中层层路口是否履行了基本的检查职责,汽修厂里是否存在着致命的细节?一切尚未清晰,但一切又都与之无法脱离干系。没有无缘无故发生的爆炸,除却那些自行的动机,在任何一起突如其来伤害身后的,不过都是风险的转嫁。
不妨这么说,贵州福泉的这场爆炸,以及它留下的至今令人心悸的深坑与废墟,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昭示:我们其实都在同一个不安全的社会里,如果一个人漫不经心,那么所有的人都不会安全。我们需要关注这场惊险的爆炸,更要看到其背后风险发生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