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商评论
华商评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41
  • 关注人气:5,2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农妇张秀芳致敬

(2010-10-21 15:40:38)
标签:

杂谈

■ 胡印斌
  只有小学文化的卖菜农妇张秀芳,如果不是大半年前开始的一桩惊人之举,大概不会有更多人知道她的名字:今年3月以来的每天晚上,老太太都会准时收看一档电视法制栏目,一笔一画记录下案例所涉及的贪官。到现在,老太太记满了三个日记本。(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贪官太多了,贪官的罪行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至于老太太经常弄混,无奈之下,只能以他们贪污的数额来分辨。于是,那些曾经光鲜一时的贪官,有的叫“五万”,有的是“四百万”、“六千万”,当然还有的叫“三亿”。记着记着,老太太就有了讲述、评说的冲动,她说,“你们知道什么叫官吗?为老百姓办事,让老百姓吃饱饭的才是官”。顺理成章的,她教育儿孙学好,关注身边的不公正……
    像张秀芳那样的卖菜农妇,可能不甚懂得现代政治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也不了解什么权力制衡、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啥的,但是,张秀芳们基于善恶心而表现出来的好恶,恰恰正是现代政治能够良性运转的民众基础。反腐如何才能深入人心?实话说,只有当张秀芳这样的普通民众也参与进来的时候,方才有可能形成最广泛的群众监督网络。正是他们无所不在的眼睛、无时无刻的民意表达,以及由此形成的舆论场,必将会对官员有所触动,使其有所忌惮,不至于太过肆无忌惮。
    而且,张秀芳贪官笔记式的反腐参与,实际上也有一个民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贪官的故事记录得多了,必然会产生追问;外地的事情看得多了,也就不会仅仅停留于“看热闹”、“骂贪官”,而会自然产生对身边社会不公现象的思考乃至干预冲动。事实上,张秀芳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思考和追问:为什么很多村庄都要把农民的土地卖了,还没人管?为什么很多当官的贪了那么多钱,却还能不断地往上升……
    值此社会转型期,我以为,农妇张秀芳的贪官笔记记录下来的,也是这个社会的一道醒目痕迹。经由贪官笔记,或可看到民众发自本心的最本真诉求。也因此,我们要向农妇张秀芳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