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税收改革目的是增收还是减负

(2010-08-26 15:31:12)
标签:

杂谈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日前说,我国计划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包括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统筹企业税费负担,实施资源税改革;推动房产税改革;继续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
    我国目前的税收体制不够合理,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企业税费过重,挤压了提高职工收入的空间;比如由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缺位,导致个税的征收出现了“劫贫济富”的倾向。因此,近年来社会舆情对税收体制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期望通过这种改革能够减轻税收,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
    这与目前正在强调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此背景下,我国计划实施税收体制改革,自然能够引起民众的高度兴奋。但是,从徐林司长的谈话中我们却可以看出,这一正在计划中的改革方向与民众的期望似乎并不完全一致。按照徐林司长的说法,这一轮改革的重点是为了增强地方政府提高财政收入的能力。比如,他认为,现在资源税的征收幅度不太高,而且是从量征收的,地方政府得到的税收还不够多,而实行改革后,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在资源税方面得到的收益就可进一步增加。再如,在谈到正在研究中的房产税时,徐林司长不再像以往一些官员那样以调控房价为幌子,而是直白地认为,它的开征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一个稳定的主体税种。
    税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民众的期望是减负,但政府的期望则是增收。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这场改革,其路径选择已经很清楚。但是,按照徐林司长所描绘的“改革蓝图”,政府收入也许确实可以进一步增加,但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却可能是民众税负进一步加重,令所谓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规划停留于美好的愿景之上。
    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政府为什么那么急切地希望增加税收?最近几年,尽管我国宏观经济环境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很多企业经营困难,职工收入难以提高,但政府的财税收入却一直在大幅度上升。仅以今年1到7月来说,全国财税收入就已达5.11万亿元,全年的财税收入有望达到8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照理来说,有这样高的财税收入,政府完全有条件实行“轻徭薄赋”,大幅减税。但是,基于现实的压力,政府显然不打算进行这样的操作。这是因为,从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使税收大量地流向了中央政府,导致地方政府陷入了财政资金紧张的困境。改革使中央政府的实力强大了,但地方政府却要用越来越少的财税收入应对越来越重的支出,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不得不靠借债来维持运转,甚至以各种变通的手段“广开财源”,加剧了社会的对立。以房地产市场来说,现在社会情绪都把矛头对准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是他们一手导演了房价的走高。殊不知地方政府毫无节制地卖地和在商品房整个建造、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一连串税费正是推高房价的强大动力,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在此基础上再推出房产税,政府自然是乐见其成,但房价的进一步升高则是毋庸置疑的了。
    由此可见,税收体制改革最根本的方向,应该是对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分税制”进行再改革,让地方政府在财税收入的分配上能够多得到一些额度。如果不在这个方面进行改革,仅仅为了满足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那么,推出税种越多,民众的税负就更重。但是,如此一来,改革也就彻底地走样了。我国的税收体制确实应该理顺,但这首先需要政府放弃本位主义,站在全民的立场上来设计和推进这一改革,让民众真正通过这种改革得到实惠。 (周俊生 财经评论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