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武安市纪委领导的一封信

(2009-09-23 15:58:12)
标签:

杂谈

  尊敬的河北省武安市纪委领导同志:
    你们好!相信此时你们一定满肚子憋屈,急需找个人唠唠吧?在这个当口,我及时雨一样地出现了。
    自从武安市 “教育局长免职当夜调动上百农村教师进城”消息传出后,口水与板砖齐飞,嬉笑共怒骂一色。贵处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自9月16日便展开调查,并在22日公布结论。认真研究了一下,中心思想是:调动基本按程序,离任局长存在失职错误,但没有发现收受钱物问题。
    反应是迅速的,勇气是可嘉的,用心是良苦的,遗憾的是,舆论是不买账的。我注意到,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对此结论戳戳点点,极尽调侃之能。竟有网民说,他情愿相信月亮是正方体,也不愿相信结论是公正的。遇到这种“刁民”,估计你们也气得肝儿疼了吧!
    本着相信政府的原则,我真的很想帮你们说说话,可就是几个问题自己也没整明白。忍不住胡思乱想,结果越想漏洞越多,只好拎出来,求教于你们面前。
    一是逻辑问题。你们说抽调了8名办案骨干,对148名农村进城教师全部取证,没有发现权钱交易。不过按照一般逻辑,假如你行了贿且达到了目的,你会傻到承认“我是通过权钱交易才进城的”吗?我以为,只要脑子正常,应该是不会的。所以靠这些证词,很难给老局长“洗白”喔。
    二是方法问题。记得当时媒体报道,包括化名为“费斌”在内的一干教师信誓旦旦地说,办理调令形成了比较一致的 “价码”——— “安排1人要价5万至10万元,进城要5万至8万元”。他还拍着胸脯说知道一个花4万调动的案例。这种“散播谣言”的群众,和没能进城的知情教师,才应该是调查重点嘛。
    三是数学问题。结论显示:今年申请进城教师188名,37名不用试讲,151人据试讲成绩确定为111名。但冯云生交给人事科办理调动的,却是253人名单。如果不是笔误的话,我特想知道,253-(37+111)=?这些人总该不是从天而降吧?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调查,更何况一百多个大活人?
    四是公开问题。说实话,我特同情你们,说是独立,很多时候也身不由己,要听各种 “招呼”,这决定了不管你们搞出什么结论,都要遭遇一番口水。我倒有个建议:既然这事闹出这么大动静,能不能学学云南“躲猫猫”,也搞个“网民调查委员会”之类的,敞开大门大家一起查?既然相信咱们的干部是过硬的,调查越公开,对当事人就越是正面宣传嘛!
    最后有个建议。如果能彻底证明冯前局长没有权钱交易,局长先生担着违纪罪责也要火速调动,就是希望在任内把事情办好,避免可怜的教师们被后任者当成“唐僧肉”盘剥,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局长,真是天大的清官呀,哪怕违背点程序,我们也尊敬,可一定要开个表彰大会、敲锣打鼓戴红花啊!
    要是这些疑问搞不清楚,纪委同志们难免要背黑锅,当事人也要继续被戳戳点点。而我们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在政府结论与民间猜疑的焦灼当中,必然迷失方向,谈论起来这事儿也只能是:哈哈,这个事嘛……今天……啊……那个……你看,今天天气真好!

 

一个爱瞎操心的公民 毕诗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