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旭刚
谁都知道,给孩子找工作,实在是件很难的事儿,在毕业的季节,孩子的工作就是最大的事儿!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重庆方面为何会给辖区内的国企下指标、分任务,让他们必须要拿出至少1.3万个岗位来
“迎娶”大学毕业生的做法了(6月16日《重庆晚报》)。
因而,重庆国资委将许许多多的国企拉到了招聘会上,让他们为那些大学毕业生打开一条就业大门。而大学毕业生们,也有机会站在招聘会上,遥望一下众多国企。说遥望,是因为,机会有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国企的垂青;说遥望,是因为,谁也不知道,在打开的机会之门面前,该拿学识还是关系来比拼……但是,不管如何,好歹这还有一个机会不是?
对那些企业来说,此次的这番“开门”之举,实在称不上是市场行为。毕竟,多这么几个人,企业只能是稍微难过一点,而没一个工作,那些学生却很是难过了。所以啊,依俺愚见,尽管这场招聘会是有点像拉郎配,但是,企业,尤其是国企,有的时候,真的不能单纯从经济成本、从市场角色来考虑问题。时艰,是需要共度的。国企,顶着个“国”字,是需要多承担点责任的。
面对这场特殊时期的大招聘,企业尤须懂得,即使是拉郎配,也需要有职业精神,千万不要以糊弄的心态来对待这场招聘会,最好,能弄出一个郎情妾意的局面,让自己尽量能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讲政治”与“讲经济”的双丰收。千万别让那些招聘会上的大学生,在一圈招聘活动之后,还要生发出遥望国企之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