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元年薪”不该成为孤本

(2009-01-20 13:51:49)
标签:

杂谈

■ 乔 杉
    三一集团总经理向文波16日宣布,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今年只领一元年薪,全体董事降薪90%,集团高管降薪50%,而对于普通员工,集团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接受员工降薪申请”,并出台“千亿特别奖励”政策激励员工。梁稳根说,身为三一集团董事长,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他和其他董事会成员,肩负着三一集团近3万名员工的生存责任。(1月19日《人民日报》)
    董事长领一元年薪,全体董事降薪90%,集团高管降薪50%,员工“人不裁、薪不减”,三一此举极为耀眼。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社会责任,什么叫社会责任?此举就是最通俗、最形象、最生动的社会责任阐述。
    一直以为,我们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薪酬制度。在很多企业,高层与员工的薪水差距可能达到千计、万计。这一点,即使国有企业也未能幸免,“高管动辄几百万,员工只有一零头”在很多企业都存在,尤其在年关发放年终奖时,差距更为刺眼。有一朋友在某国企,据他介绍,他们老总年终奖几十万,中层十几万,员工少的只有几千,而那些所谓的临时工只有可怜的几百元安慰。在当前经济寒冬中,我们看不少单位都调整了年终奖标准,总的来看,涨的单位高管远比员工调得多,降的单位员工远比高管幅度大。
    董事长的“一元年薪”,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为企业家正了名,并让中国企业家有了与国外企业家比肩的底气。当前的经济寒风中,个别中国企业高管的天价年薪让人眼花,而且“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但在国外,却有许多企业宣布高管降薪,两相对比下,企业与企业的文化差距,企业家与企业家的素质距离,显得极为刺眼。恨屋及乌,由此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企业家的失望情绪在弥漫高涨。
    企业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薪酬机制,高管和普通员工收入级差如何,这是企业的自主权利,外人当然不能随便干涉。但对于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来说,最起码应该谋求高管和员工之间收入的相对平衡。我们不能接受,当企业形势高企时,先涨高管的工资;当企业预期下降时,先降员工收入;当企业形势严峻时,一脚先把员工踢走。这种流露着资本血淋淋残酷的企业,只能让人敬而远之、望而叹之,而这样的企业也与现代企业、良心企业相去甚远。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中,“一元年薪”不该成为孤本,降薪先降高管更该成为市场自律。无论是市场词典还是道德宝典中,都没有把“危”留给员工、把“机”留给自己一说。权力与责任永远是对等的,收获与付出永远是相应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高管,都有责任有义务率先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一环,中国企业家应该补上这一课,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企业,才能赢得社会尊敬、员工拥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