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用人员”泛滥背后的制度僵化

(2008-12-31 15:11:58)
标签:

杂谈

■ 惠铭生
  “目前,扬州机关部门借用人员高达数千人,财政为此一年要花费2亿多元。我们的钱就这样用的吗?”日前,江苏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对形式主义和人浮于事的情况予以痛批。(12月30日《人民日报》)
    机关单位里借用人员多,不只是扬州市的特有现象,也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所以,扬州市机关每年花费2亿多元养数千借用人员,也不足为奇。
    笔者比较熟悉机关用人“内幕”。机关借用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是机关奇缺人才、特种技能人才,比如机关文字秘书,这种比较有水平的人才在机关里凤毛麟角,很难培养、寻觅。二是“关系户”,现在就业难,进机关更难,所以很多人进机关,只是把当“借用人员”作为权宜之计,目的是等候时机跳进机关单位。像这类人往往背后有很硬的“关系”,稍有机会他们会脱胎换骨,摇身从借用人员变成机关单位人员。第三类就是当“差役”,从事一些简单而琐碎的活计,像这些工作,虽然属于机关人员本职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干。
    机关里借用人员之所以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病根主要是“能进不能出”的僵化用人制度。当今,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编制,不管他有能力无能力,是否适合目前的岗位,那位子和工资待遇就是铁板钉钉,谁也不能撼动。占位子占编制的太多,机关想用能人,只能借用。二是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没有像公务员那样实行严格的“凡进必考”制度,谁能进事业单位,还带有浓厚的“长官意志”,当借用人员是“混进”事业单位的绝好跳板。第三就是有事没人干,有编制的人为图清闲当“老爷”,拿点小钱指使借用人员干,这是典型的 “闲着媳妇请保姆”的机关懒惰作风。
    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借用人员泛滥成灾,首先是浪费财政费用;其次,在编人员的分内工作不做,却花钱请“保姆”,助长了机关人浮于事的作风;三是损害了社会公平与公正,机关单位成为某些领导干部安插“关系户”的后花园;四是加重了基层单位的经济负担。
    其实,中央曾三令五申严禁机关借用人员,也进行过几次清理,但事实证明,机关单位里借用人员现象始终未能遏制,甚至呈现泛滥之趋势。我认为,遏制机关里借用人员泛滥,治本之策是打破机关能进不能出这一长期的用人体制弊端,建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最直接的办法是加大社会舆论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加大惩戒力度,严惩机关借用人员现象。
    党政机关借用人员泛滥成灾是该遏制了,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