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安全感:突破80%不是目标,而是起点
(2008-12-30 15:06:58)
标签:
杂谈 |
■ 杨鹏
全省2008年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昨日揭晓,全省107个县(市、区)社会治安满意率历史性地全部突破了80%,全省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89.32%,自2001年我省开始进行公众安全感调查以来,这是连续第7年保持上升势头。
全省社会治安满意率历史性突破了80%,这说明全省的社会治安有了很大提高。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里,无论是宏大的圣火传递、奥运保卫,还是细微工作的社区治安、交通安全等等,各个方面无疑进步不小,生活在一个安全感逐年提高的城市里,我们当然乐见这样的成绩。
取得这样的成绩,肯定离不开职能部门的辛勤和努力。群众的满意率提高是好事,这既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现状的评价,也是对于相关部门的肯定,而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来共同提高我们的安全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治安满意率超过八成的背后,其实还有不到两成的“不满意”,这是今后需要提高的空间和目标。我们对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应该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毕竟,安全感只是感觉。这种基于对政法部门工作成绩评价之上的感觉,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体现出来的这种变化正是相关部门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
这能够从这份2008年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情况的通报上得到呼应。在这份通报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老百姓最满意的是治安状况“好转”,最担心的是娱乐场所治安差,最痛恨撬门、砸锁、偷东西,最期望打击犯罪活动要“经常抓”,而最关心的是居住场所要安全,最期盼的是政法队伍提高办事效率……由此可见,这份安全感调查基本涵盖了你我的共同体验,这是能够博得大家共鸣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份调查报告都不是为了放进展览馆的,每一份真实的调查报告都记录了真实的社会发生和变化,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我们不妨仔细端视这份调查表。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也必须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是百姓“最担心”、“最痛恨”,把“最期望”“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也做好做实———
八成的满意度是个挺高的数据,却绝不是一个可以令人自满的数据。
把百姓细微之处的安全体验当作工作指向,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能够把百姓评价和希冀当作目标,这是值得庆幸的。省政法委书记宋洪武在全省政法委会议上指出,要把稳定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公众安全感连续处于末位的,一律取消评先资格,相关责任人不能提拔重用。这个要求符合民意!老百姓的大实话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应是最终的目标。(相关报道见A2版)
全省2008年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昨日揭晓,全省107个县(市、区)社会治安满意率历史性地全部突破了80%,全省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89.32%,自2001年我省开始进行公众安全感调查以来,这是连续第7年保持上升势头。
前一篇:生态小学捧走建筑大奖的温暖效应
后一篇:“借用人员”泛滥背后的制度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