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专栏
世界是平的。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那些被金融海啸破坏与伤害的,此际也都在迫切等待着拯救与安抚。这些天,许多人都把希望目光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所有被破坏与伤害的,都不是孤立存在,金融海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所有的拯救与安抚,也就会彼此联动,共同生长。比如,大家都知道保增长在未来的重大使命。而“保就业就是保增长”,现在又已经成为共识。接下来的命题自然是,保就业又离不开什么呢?
促进就业的方法与途径,已被无数次地深入探讨过。不过,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支撑点———
全国统一社保,会议明确提出将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在以前都是提省级统筹的情况下,这表明了中央的决心”。(12月11日《新京报》)
社保的“划疆而治”,已经是无数人内心沉重的痛。就在9月份,还有报道称,中国可能需要30年—50年实现全国统筹的终极目标。这消息,当时就如一盆凉水,冷了无数人的心。许多频繁流动于不同城市的务工者,似乎到耄耋之年才能圆社保异地转续这场梦。社保关系之所以不能实现异地转续办理,摆到台面上的理由是国内各地收入水平差距太大,而往深处说,还是社保背后错综复杂的权力与利益关系没有被厘清。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对此就认为,“财政、技术等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只要解决好理念问题,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这里的理念指向,其实就是解决好相关权力与利益博弈问题。
金融海啸实在不是好东西。但是,它在带来破坏与伤害的同时,也将那些缺损与脆弱的东西清晰地展现出来。不论是对宏大的救市目标,还是对具象的保就业,社会保险关系不能全国统一转续,就是其中一块明显的短板。而过去囿于地方利益或部门利益的局限,很多人对这块短板缺乏足够的重视。在金融危机之下,不把这块短板补齐,大家都可能被裹挟在流淌的洪流中,谁也不是幸免者。任何领域的改革都需要真正下决心,而去追寻这些决心的驱动力源头,其实就有着值得沉吟的深度。
补齐一些保证社会良性运转的短板到底有多难?无数事实说明,不是缺金钱和智慧,而是立场与决心。当然,这不是说下了决心,就能立即彻底解决问题,但不下决心,就根本不可能尽快解决问题。就拿社保来说,谁都清楚社保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可是,社保的“画地为牢”又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双脚束缚与捆绑,让无数人难以到更远的地方实现梦想。社保基金是养命钱,社保关联着民生福祉,这些道理谁都懂。然而,平时强调的全国统一社保就是保就业,强调的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却无法撼动全国统一社保这根麻木的神经———
苦等几十年的社保全国统筹,岂不是最大的怠慢。
试想,如果现在社保已经解决好了全国统一转续问题,将会对就业产生多大的促进功能,进而对扩大内需保增长又会产生怎样的积极效应。所以,在“保就业就是保增长”语境下的全国统一社保决心,其实就是一种尴尬隐喻。不论是民生问题,还是其他社会综合治理问题,其实任何时候都容不得半点的懒怠。政府部门只有始终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充分尊重民意,急民生所急,以果断决策来应对现实课题,才不至于在相关领域形成短板,最终造成巨大的代价流失。在金融海啸中等来的社保决心,就是一面镜子。(作者系知名时事评论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