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严禁”,今年才“执行”?
(2008-11-02 14:52:34)
标签:
杂谈 |
■ 郑家侠
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去年,农业部印发了
《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蛋白精”违法行为的通知》,明令严格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坚持饲料中三聚氰胺零检出。之后,又发布了《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标准,开展了“蛋白精”等非法添加物的专项监测,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蛋白精”的违法企业。(11月1日中国新闻网)
在“三聚氰胺”事件此起彼伏的当即,农业部称,“去年曾发文严禁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这就很让公众们迷惑不解了,去年的“发文”为什么去年不大规模“专项治理”,而到今年九月才开始在民众呼声震天的声浪推动下“忍痛割爱”呢?把灾难和问题“养肥”了再“杀”,这不是坑了企业、害了国民么?“三聚氰胺”事件在普通民众的心里是一个崭新的名词,不知道是“啥玩意”,也不知道其害处,还以为是一位慈眉善目、漂亮无比的美人呢,可农业部不可能不知道。
这一有害的工业化工废品入食品、果品的不轨行为,本应是农业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打击、毫不姑息的对象,可还是在奶粉中、果品中、食品中、饲料中被掺和得“遍地毒花”,这不是农业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严重失职么?古人以“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尚未到嘴边”来嘲讽苏东坡先生的“长脸”,那么农业部去年就发文明令禁止添加三聚氰胺,一直到今年9月份“三鹿奶粉”事件东窗事发才高度重视治理,不同样是对农业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行政不作为的强烈嘲讽么?广大婴儿的冤魂和广大民众的受伤害不也是你们的“长脸”么?
去年农业部发文“禁止”,说明农业部去年就知道三聚氰胺已经“杀向民生”了,可是靠发一纸文件下去就坐在办公室里“闭目养神”了,三聚氰胺怎么能退出害人的舞台?假如农业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去年掀起治理三聚氰胺风暴并加大常规监管、打击,还至于有那么多婴儿惨死么?检测三聚氰胺又不是国际尖端科技而让农业部力所不及,把样品往检测仪器上一放,一切就真相大白。就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文件发过后“无人问津”,不是懒政、失职、渎职么?
现在三聚氰胺的毒患早已超越了农业部的预料范围,广东的柑橘里也有了,大连的鸡蛋里也有了,饮料食品里也有了,畜牧饲料里也有了,就是农业部的大小官员恐怕也“在劫难逃”,整个社会正逐渐面临三聚氰胺的“包围”,农业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何以面对国家、面对社会、面对江东父老呢?如果再去“踢皮球”,那就不要怪罪民众“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