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政
日前,千阳县一名环卫站的临时聘用人员,为了达到同工同酬的目的,给县长的手机上发了一条短信说明缘由,怎奈第二天就被环卫站站长罗亚中给解聘了。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各方强烈反响。随后记者采访了县长范同兴,他表示,由于他了解徐斌家庭的经济困难,所以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忙,根本不存在
像该县环卫站的罗站长所说的
“县长很生气,让你走咧!”的情况。
范同兴针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地作出回应,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能够解决此事,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属下的环卫站站长,也许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曲解县长意图的情况,开除反映情况的工人,实在让人气不过。事与愿违情况的发生,可能也是这位范县长始料不及的。但为何自己的意图会被曲解?想来范县长这会可能也正在反思,反思那个向站长传达指令的过程,是不是的确存在“瑕疵”?
事实上,类似这样,给领导反映情况被转到基层后被 “处理”的事件,我们在新闻中也时有所闻。上边的善意,何以在下边结出恶果?个中缘由,虽然当今社会法制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那种人治的魅影仍时有闪现,人治的观念仍然很有市场。官员唯上是从,看长官的脸色行事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甚至对长官的意志层层加码,上边让蹲着自己干脆趴着,生怕没有吃透上边的意图,什么法律啊、规则啊,在长官意志前都统统靠边站。
在这样的官场氛围里,上级对于下级的升降起着决定性作用,下级的升迁、前程之类的都掌握在上级手中,这往往使得下边对上边言听计从,而不是按规则办事。随之而演化出的是无规则,凭个人经验、意图办事,按领导的心意、脸色办事。于是有不少人宁可得罪群众,也不敢惹领导不高兴。因为得罪了群众,最多被骂几句,而得罪了领导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于是,使得一些人对待群众能应付就应付,能搪塞就搪塞。实在没辙了,甚至不惜进行打压。
同时,上边的好意在下边却结出恶果,也不排除一些官员为了排除异己,假传圣旨,欺上瞒下,故意曲解上级的意思,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这就要求一个领导者,针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不仅要提出解决的办法,还要对下边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反馈,更要检查下边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在执行和落实——— 检查自己的指令是否被下面理解透彻了,是否有必要进行及时地重申或者修正,甚至,也要想到会不会有人为了达到一已私利,而曲解自己的意图。否则,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了”,还蒙在鼓里。
这一次,由于媒体的监督,此事得以还原了一些真相。接下来,此事得以妥善地解决,也是可以期待的。这也告诉我们,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要被滥用。只有对权力加大监督的力度,才能有效地制约官员手中的权力,不至于使之胡作非为。(相关报道见A14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