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一个奥运,不同的排榜

(2008-08-21 14:34:44)
标签:

杂谈

■ 范大中
  有竞技就会有奖牌,有奖牌就会有排榜。什么叫奥运会?以笔者的感觉:奥运会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或听到金牌榜。它在报纸头版,在电视节目中滚动,在网页显著位置,在城市上空的大屏幕,在朋友或出租车司机嘴里,在你的手机短信上……你可以不知道到底谁拿了金牌,但不可以不知道最新金牌数,这是绝不允许的,否则旁边的人不管认不认识都会大声告诉你。
    现在的热门话题是:从金牌榜来看,这回我们第一了吧?我们现在确实有点得意。但这没有什么好扭捏的,难得一回,凭什么不乐它一乐?主场优势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享受的。可能美国人要失意一些,连续几届来,金牌第一的位子一直是他们的,没人能撼动——— 这一回似乎不一样了,随着赛程近尾声,金牌数量撵上中国看起来是越发难了。
    但美国人很不以为然。并不说他们对这位子丝毫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他们有了另外一种排榜方式——— 据报道,有些美国媒体开始以奖牌总数为依据排榜,这使他们得以凭借在总奖牌榜上的微弱优势超越中国,也避免了“一哥”地位拱手相让的尴尬。于是乎,每天美国人起床看见他们的国家奖牌总数还是排在第一位,便没有多少的失意。
    欧洲人对美国人这种闲逸有点看不过眼了,路透社提醒自娱自乐的美国人去看它的排行榜——— 他们跟咱们一样,习惯以金牌论英雄。英国《卫报》甚至故意刺激美国人说,“曾经贯穿于20世纪奥运会历史的大国政治再一次上演。美国仍将是一个超级大国吗?”“美国已经输不起北京奥运会上的金牌大战”——— 有欧洲人似乎希望美国与中国之间打一场奥运金牌大战。谁让他们是观众呢?
    随着这一议题的兴起,国内一些自以为是的声音出现了。8月20日的《新闻晨报》发表一篇署名评论:《金牌榜还是奖牌榜,解释权归谁所有》,文章指出美国这种不合“国际潮流”的排行方式是擅用解释权,甚至提议“阻止某些注定带有狡辩色彩的‘解释权’产生不应产生的作用。”
    这似乎是个值得争议的问题。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是让国际奥委会规范各国排榜方式,这样就没有争议。但国际奥委会不干这种事,宣称从没有正式承认过任何以国别为基础的奖牌榜、金牌榜。它始终坚定地认为奥运会只是运动员个人的比赛,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这源自于《奥林匹克宪章》58条,“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不得设立国家奖牌榜”。
    奥林匹克的态度一向都很明确,它不参与排任何榜。这是道自助餐,大家爱怎么吃就怎么吃。美国人可以排奖牌榜说自己第一,我们也可以排金牌榜说自己是“一哥”。美国ABC还有种让人更目瞪口呆的排法,将1906年以来获得过的所有奖牌数相加,美国共2197块奖牌的数目谁也别做梦想追赶。欧洲人也有办法,拿整个欧盟合起来统计,哈哈,它才是老大。德国也不乏天才,将金牌数除以人口总量来个“人均金牌榜”,自已乐着——— 但咱中国人绝不会这样干。
    当菲尔普斯拿下8枚金牌之后,有人搞笑说如果他宣布独立,世界就会发现这一个人的国家在金牌榜上名列前五。谁还会去问排行榜的解释权归谁所有吗?大家笑几声都散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