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普斯的狂与何冲的冲
(2008-08-21 14:31:19)
标签:
杂谈 |
■王石川
8月19日,在男子3米跳板决赛中,何冲力压群雄,一举夺冠。何冲,人如其名。当然,少年轻狂,何冲也有冲过头的时候———
2001年,何冲在亚洲青年跳水锦标赛中夺冠。第一次拿到大奖,得意的何冲竟说出“其实拿冠军就那么回事”这样的狂言。随后,在2002年,因发挥不稳定、动作过于粗糙,何冲被国家队“退货”,送回了省队。(8月19日搜狐体育)
“其实拿冠军就那么回事”,参照本土经验和现实语境,这话确实狂,但比起菲尔普斯的狂,还不算狂。四年前,菲尔普斯在雅典就发出了夺取8金的狂言。耐人寻味的是,菲尔普斯并未因狂而付出被“退货”的代价,即便他在雅典奥运上没有兑现狂言,依然一路潇洒,没有遭受棒杀。来北京奥运前,菲尔普斯依然狂不可止,公开表白自己的目标是夺得8金。消息一出,不少人不无嘲讽之意:这小子太狂妄!其实,稍加留心即可发现,菲尔普斯的狂是一以贯之、一狂到底。比如,比赛间隙,当有人问他上午进行决赛有没有影响?菲尔普斯如此回答:“不管早上、中午、晚上、子夜,我都会准备好。”
与何冲“惺惺相惜”的是殷剑。8月20日,殷剑夺得了中国帆船队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枚金牌。这名有极好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也曾因骄傲自满被开除。被赶回家后,殷剑又是写信写保证书,又是一次次落泪,又是一次次表示希望重新归队,最终才被准许重返水校,成就今日的辉煌。
这就引申出一个命题:为何同是狂,结局迥然相异?除了个性和文化差异外,笔者还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运动员依附的对象不同,菲尔普斯的训练不是靠国家埋单,他狂与不狂,损害不了也伤害不了别人的利益。而何冲和殷剑们则不同,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栽培,夺冠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在这一宏大目标下,个体的小我被逐渐淡化。如果运动员夺冠了,要感谢祖国的培养,如果失利了,则羞愧难当,感觉辜负了祖国对不起人民。总之,不能太狂妄,别说过头话,老实做人,沉默是金,埋头苦练才可能夺金。
菲尔普斯们狂而毫发未损,或者体现了一种理念和隐喻了另一种体制,什么时候我们的运动员也能像菲尔普斯一样狂而不至于被“退货”呢?(作者系本报特约评论员)
前一篇:陈一冰的风度值得敬重
后一篇:对刘翔理赔之事别举道德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