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奖牌捐灾区别样的体育之美

(2008-08-20 15:31:19)
标签:

杂谈

    ■ 毕书之
  奥运会男子吊环决赛中,杨威收获了一枚银牌,“我决定把这枚银牌捐献给汶川地震灾区”——— 杨威亲吻着那枚刚出炉的银牌说。(8月19日《扬子晚报》)
    尽管 “老实说自己心里多少还有些舍不得”,但杨威还是做出了捐出吊环项目银牌的决定———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举动。这枚特殊的银牌也因此一捐,闪烁出独特的熠熠光辉。杨威说,他是在看到国际奥委会向汶川大地震灾区捐献400万美元的报道时,感悟到自己应该有一个“有意义”的行动——— 他因为国际奥委会的举动受到了启发与感染,或许他的捐献举动也会感染更多的人。
    传递和平传递爱,从来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孜孜追求。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既是指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也是鼓励人们应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这种体育派生的精神,何尝不正是灾区人民所最需要的?400万美元也好,一块银牌也好,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尤其考虑到大地震发生已经近百日,当初在世人中形成的震撼或许有所减弱,而灾区重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在我们容易产生懈怠之时,从热闹的奥运盛会上探出的友爱与关注,无疑会提醒我们,并且会激励更多的人。
    体育对人类灾难的关注,其实由来已久。就在今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羽毛球队就捐出了四枚汤尤杯冠军金牌,并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共为四川地震灾区筹得数百万善款。这正是源于体育的爱,体育也因为这样的爱而显得更美。如果说我们为他们给祖国争得荣誉而自豪,为他们在运动场上的奋力拼搏所感动,那么,就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为他们心系灾区慷慨解囊共渡难关而叫好。
    或许有人会非常敏感,按照某种奇怪的思维方式认为:对捐献奖牌的歌颂,会对其他的运动员形成压力,甚至会有“逼捐”、“索捐”的嫌疑。是的,我们当然不应该苛求也无权苛求所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都要跟着去捐赠,但面对杨威如此自主的选择,我们更没有理由别过头去,假装什么没发生———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强迫任何运动员的“爱心”,这是一个起码的底线,但在底线之上,我们也不必忌讳褒奖做出不同形式捐赠之举的人。即便他们会成为某种标杆,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北京奥运会快要结束了,但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艰苦历程,远远没到轻言收兵的时候。获奖的运动员已经是公众人物,我们只是寄希望于他们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带动更多的社会爱心。他们个体的作用或许是有限的,但他们的示范与启迪意义或许是无限的——— 这是契合时代的体育精神的传承。
    2008,中国的奥林匹克年,也因了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悲情。奥林匹克的挑战极限与抗震救灾的不屈不挠,两种精神相互联动、相互砥砺的时候,有理由期待收获人类精神的一次净化与升华。所以,当奥林匹克与抗震救灾以运动员自发捐牌的方式亲密接触的时候,我们无法不为之感动,不为之欣慰。(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