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见组织部向“程序组织者”转变

(2008-08-02 14:07:42)
标签:

杂谈

  重庆市近两个月来在几个区县推行了一项小范围内试点,差额选举县级部门正职。在这些试点中,组织部门不再是“权力授予者”角色,而是归位到“程序组织者”角色。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做“进了组织部,天天有进步”,形象地说明了组织部门拥有很大的干部选拔权力。组织部门的人之所以“天天进步”,根源就在于组织部门

充当了“权力授予者”的角色。因此,只要组织部门推荐了,就八九不离十了;如果干部不能入组织部门的法眼,那么干部空有一身的功夫也无济于事。这就不难理解,一些地方组织部门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也不难理解,进了组织部好当官,“近水楼台先得月”。组织部门充当“权力授予者”的角色,又源于干部任用的“委任制”,干部的选拔与任用主要是由上级领导来决定,领导往往就将干部的考察和推荐交由组织部门,组织部门就会拥有很大的权力,往往以“权力授予者”自居。但是,如果我们深化和完善民主机制,将“委任制”逐步过渡到“选任制”,那么,组织部门就必然要从“权力授予者”向“程序组织者”角色回归与转变。因为,在“选任制”下,组织部门的作用就是严格把关,把符合条件的干部挑选出来,交由选举产生。他们的作用当然是程序意义上的,是确保程序上公正,让每一个干部进行平等竞争。组织部门充当“程序组织者”角色,是“委任制”向“选任制”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向前 推进的必然趋势。重庆进行差额选举县级部门正职试点,印证了组织部门由“权力授予者”向“程序组织者”角色转变的历程。7月29日,重庆市荣昌县的8名官员通过演讲等方式,角逐该县4个县级部门正职岗位。这8名候选人每人做5分钟的竞职演讲,评委们根据候选人的表现,进行无记名投票,确定4名当选者。组织部门的人也不再天然占有优势了,一切都得由投票来决定。因此,荣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朝沂7月29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组织部门这次也归位到 “程序组织者”角色,而不再是“权力授予者”角色,本次试点中的组织部门更多地担当了程序正义守护者的使命。

  干部选拔和任用由“委任制”向“选任制”转变,尽管仅仅在各地是试点,并且是在小范围内进行选举,但是,这昭示着民主政治向前发展的方向,而随之而来的是,组织部门也必然要由“权力授予者”角色向“程序组织者”角色转变,我们乐于见到这种角色的转变,更希望这种转变来得更快些。 杨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