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从来不“仇官”
(2008-07-28 13:50:14)
标签:
杂谈 |
7月26日,湖北宜都市国税局9名外出考察人员在云南遭遇重大车祸,致使7人死亡,2人重伤。(7月27日中国新闻网)
这则新闻上网不久,即有成千上万条论帖,为官者都应去读一读,直面那倾向性的民意反应!
这种反应有个专业名词———
但是,冷静下来,理性而观,发现公众“仇恨”的不是这几个官员、几条人命、几个家庭,而是
近几年,大凡名声不好的官员出事,百姓就会“像过年一般”,这种情绪被定性为“仇官”,被一些部门及人士视作“社会病”。这里跑题说近日的一件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买第八辆车,按同样被称作“社会病”的仇富心理,应该饱受诟病或责骂才对,可绝大多数网友对袁所拥有的财富,竟然予以相当的理解。由此,有人说:老百姓从来不“仇富”,只恨“不义而富且贵”。这种观点迅速得到全社会的公认。
“仇富”不成立,“仇官”就成立吗?错!从上面的事例来看,公众同样不“仇官”,仇的是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祸国殃民之辈。坊间有句大白话说得好:乳名是父母给的,恶名是自己惹的。百姓对官员的反应,其实是官员对百姓的折射,好孬都是自己“种”下的。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中国老百姓从来不生无缘的仇恨,仇富、仇官中的“仇恨”都是富人、昏官贪官自惹的。只许他们为非作歹、作威作福,不许百姓仇恨愤怒、幸灾乐祸,天下就没有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