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词”为什么这样红?

(2008-07-23 14:26:16)
标签:

杂谈

  ■ 石子砚

  从1998年起,语词收藏人黄集伟每年都会出一本《语词笔记》,记录当年社会流行出来的新词新句。“很黄很暴力”、“打酱油”、“俯卧撑”、“正龙拍虎”、“被雷到”……黄集伟认为,2008年这些流行的网络词语,逐渐变成一种民族的公共记忆。(7月21日《中国青年报》)

  黄集伟的

《语词笔记》作为年度流行语的民间版本,这是来自民生体内的“心跳”,记录着草根群体的声音,“蕴含着大众的爱憎和喜悲”,这些刚刚出现就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为什么如此受人追捧?其间折射出民生一种怎样的社会心态?这些“雷词”爆发除了“公众语文生活太强”,除了诙谐与幽默,是不是还有一种无奈的沉重和辛酸?这几个问号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以最近最流行的“做俯卧撑”为例,是由于信息公开不及时和不透明,坊间和公众对于官方单向度说法的一种极度不信任,是无奈中的一种发泄与调侃。而这也已经成为公众对某一社会问题不满却不愿意发表意见、甚至做中立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代名词。显然,这种对于社会生活的冷漠和消极,并不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应有姿态,也不是公民精神的展现。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雷词”之所以迅猛地流行,其实是在表达机制被堵塞后的一种非理性宣泄。正如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所说:在我们的社会中,利益表达的渠道还是太狭窄,合法的社会质疑机制也太少,这样就很容易有极端的,或是从信访这种温和的方式升级为极端行为。而“雷词”其实就是利益表达机制太狭窄的产物,是一种既温和又极端的“抗议方式”。“雷词”爆发所折射出的,是公民正常表达机制的梗阻。事实上,如果政府信息公开再及时和透明一些,如果给予国民的表达机制再畅通些,那么像“做俯卧撑”、“正龙拍虎”等等“雷词”就可能少一些甚至不会出现。因而,“雷词”为什么这样红?这是个很值得玩味和重视的命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